“您想家了吧?”信賴也是可貴的防疫措施
這種雙向信任,是在外務工人員和家鄉之間,可貴也有效的防疫措施。它既節省了溝通成本,也便利了防疫工作。
這兩天,微博上一則回家帖火了。一位老家在浙江嘉興港區的北漂姑娘,講述自己諮詢家鄉疫情防控辦有關春節回家事宜時,得到暖心回應,瞬間破防。
據報道,由於行程卡帶星,這位北漂姑娘撥通了嘉興港區疫情防控辦的電話,對方告訴她,“您所在的地區沒有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只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除非是中高風險地區或者全域封閉管理地區回來的才要集中隔離”……不僅解答專業,最後還安慰她,“您想家了吧?想回來就回來吧。”
這樣的春節返鄉政策,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回復,可不是讓老鄉感到驕傲嗎?毫無疑問,北漂姑娘在放下電話後,心裏懸著的石頭一下子就落了地,既放心也安心。因為通過這席話,通過明確的解釋和肯定的承諾,她信賴老家。在這樣的友好溝通中,老家防疫部門也相信北漂姑娘是如實報告了自己的所在地及疫情情況,這也是一種信任。
這種雙向信任,其實就是在外務工人員和家鄉之間,可貴也有效的防疫措施。它既節省了溝通成本,也便利了防疫工作。
個別地方,用“一律”“凡是”“全部”來阻攔老鄉的回家路,這是一種對老鄉不信任的表現。法治時代,信用並不是自説自話的,核酸報告、健康碼、行程碼等,本身就是一種信用憑證,在返鄉人員具備相應證明和條件的情況下,要給予起碼的信任。
而“您想家了吧?想回來就回來吧”又是一個明顯的加分項。在國家層面給出明確的返鄉政策尺規和方向後,各個地方具體的疫情防控和出行政策,只要不是搞了層層加碼,區別並不大。但是浙江嘉興的這一通電話,還給老鄉留下了溫情和問候。
這就提醒一些地方,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和人溝通互動的崗位,要主動提高自己的服務意識,少一些管制思維。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本可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千萬不能搞成火上澆油。
嘉興港區防控辦有關負責人説,他們對所有來港返港的重點人員,都會採取精準管控,不一刀切,也不提級管控;確保春節期間,想回老家過年的可以順利回去,想回港區的能夠安全安心地回來。一個“確保”,才是真正的為群眾解決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想念家鄉和親人,盼望春節和家人團圓,這是一種情感剛需,它並不是“必要”和“不必要”可以簡單衡量劃分的。讓那些符合出行政策的歸鄉人,旅途順利一些、溫暖一些,也是老家的責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