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要為班主任增力
落實“雙減”要為班主任增力
【專家視角】
學校教育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學校教育各項工作都與班主任密切相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中小學貫徹“雙減”政策過程中,最具體、最繁重、最複雜的大量工作都需要中小學班主任落實。作為學校教育第一線的骨幹,中小學班主任既是班級事務管理者、班集體建設指導者,又是學生健康成長引領者、家校社溝通聯絡者,是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落實的重要力量,地位特殊、責任重大。與此同時,“雙減”使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時限延長、工作強度增大、心理負擔加重,長此以往將成為高品質基礎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制約。由此,充分關注中小學班主任群體的工作生活和職業發展,強化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調動中小學教師爭做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對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具有重要意義。
家庭“減負”學校“增負”,中小學班主任面臨多重挑戰
實施“雙減”政策的目的,是讓學校回歸教育主陣地、讓學生學習場域回歸校園,這意味著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減輕的同時,必然帶來教師教學和學校管理負擔的增加。中小學班主任除了承擔正常的學科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負責維護班級良好的教學管理秩序,組織開展班集體社會實踐活動、課外興趣小組、社團活動和各類文體活動,處理各種各樣的家校矛盾,完成學校佈置的考核、檢查、評比等工作,更要關注班級每名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時了解學生煩惱、傾聽學生聲音、滿足學生合理需求,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簡而言之,中小學班主任承擔著學校落實“雙減”政策大量兜底工作,處於高負荷運轉工作狀態,心理和情緒都極度疲勞。
從工作時間維度來看,中國教科院曾做過調查統計,“雙減”政策實施前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時間達到52.5小時,遠超勞動法規定的40小時,很多教師已經是在超負荷工作。根據“雙減”政策要求,中小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5+2”模式,每週5天、每天開展2小時課後服務,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還要提供延時託管服務,這意味著包括班主任在內的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將進一步延長。特別是在課後服務結束後,中小學班主任除了完成作業批改、隔天備課、教研等工作之外,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與學生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情況、與學科教師協調班級管理事務、完成學校要求的各種管理統計等工作,常常工作到晚上10點甚至更久,次日很多班主任還要在早晨7點前趕到學校做各種準備,基本的休息時間難以保障。
從工作強度維度來看,很多學校管理模式建立在班主任管理基礎之上,日常管理基本上全部由班主任包攬,甚至有些學校規定班主任必須做到早自習到、課間操到、上下午眼保健操到、午休到、放學到……導致班主任時間被分割得七零八落,雜、亂、散成為工作常態。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既要應對自身教學教研的各類檢查,還要應對班級的衛生、紀律、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班主任工作與教學工作矛盾突出,難以專注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這些易導致班主任壓力增大。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後,無論是“加強作業完成指導”,還是“提高課後服務品質,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客觀上都大大增加了班主任的教育教學難度。要求包括班主任在內的中小學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課堂教學的設計、重視備課與教研活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由此帶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強度壓力進一步加大。
從心理負擔維度來看,中小學班主任承受著來自社會輿論、學生家長和自身家庭的三重精神壓力,不堪重負。一方面,社會普遍認為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一切事務的具體管理者,任何一點工作失誤都容易被放大,成為社會輿論針對的對象。另一方面,學生家長認為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了解最深,是學生在校的第一責任人,因此“有事找班主任”成為學生家長的普遍認知,經常把孩子成績不好、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或者孩子之間發生小矛盾的責任全部歸咎於班主任。此外,中小學班主任除去教師身份之外,很多人也是為人父母,但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導致幾乎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難以兼顧自己的家庭,家庭矛盾突出、心理負擔加重。
“雙減”政策落地見效,亟待關注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
中小學班主任群體承受的高強度工作和巨大心理壓力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全社會要關心關注中小學班主任群體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切實加強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為不斷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雙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明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責任,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這是對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解決中小學班主任困境的關鍵突破。2018年的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也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
在家庭層面上,要重新明確家庭教育的定位與功能,積極承擔家庭的育人職責。學生家長應言傳身教,提高自身的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孩子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時,家長應當徹底摒棄“教育是學校的事兒”的錯誤觀念,要深刻認識到“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雙減”政策減的是家長的負擔,而不是家長的責任。每個家庭都應當努力做好孩子的理想引領者、品格鍛造者、習慣培養者、閱讀陪伴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關注與孩子的心靈溝通與行為互動,在積極和諧的氛圍中給予孩子潛移默化影響,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和規律,自覺擔當更重要的教育責任,與學校和班主任協同聯動,共同給予孩子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
在學校層面上,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中小學班主任的激勵保障機制,穩定班主任隊伍,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和隊伍建設。要完善考評體系,將班主任帶班績效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評價指標,加大班主任年限在職稱晉陞的比重,在評優、評獎等方面向班主任傾斜,與各類先進推薦、榮譽稱號授予掛鉤。要提高福利待遇,增加班主任的績效工資和崗位津貼,建立班主任專項獎勵基金,使班主任能夠獲得與其工作付出相匹配的經濟地位。要建立時間保障,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為其提供能夠專注于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所必需的時間和空間,保障班主任有時間、有精力、有熱情做好建班育人工作。例如,可以將部分臨時性工作適當分配給非班主任教師,還可以設立副班主任,幫助主班主任分擔統計、接龍、填表等大量事務性的工作,從而避免主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嚴重碎片化。
在社會層面上,要加強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創建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因此,要普及和強化“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觀念,充分營造“班主任工作是主業、專業”“當班主任是成就教師育人價值的最好體現”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紙質媒體刊發專欄文章,電視媒體播出專題節目、深度訪談,微博等網路媒體發佈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真實一天和困境所在,讓社會各界了解教師職業的意義與價值,尊重和維護中小學班主任的合法權益以及教育管理學生的合法權利,引導社會輿論正確處理家校矛盾、師生衝突以及管理問題。
(作者:胡欣,係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