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比爾蓋茨當選外籍院士體現開放包容

2017年11月28日 16:19:56來源:台灣網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于年初正式啟動,經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式,選舉産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産生,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比爾蓋茨也位列其中。(11月27日《人民日報》)

  這本是中國工程院一次常規性的增選,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入選,令此次外籍院士增選結果成為焦點,很多人不解,為何比爾蓋茨能夠入選。長期以來,大眾對比爾蓋茨的了解,主要集中于他在商業領域的輝煌成就,畢竟世界首富的頭銜連續二十多年戴在他的頭上,加上又是矽谷創業英雄的代表,著名的慈善家,這些耀眼的光環,令人很難與院士聯繫起來。

  按照中國工程院的規定,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準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或在促進我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可見,比爾蓋茨符合外籍院士標準。他為個人電腦的普及應用做出巨大貢獻,並在核能、清潔水資源、現代醫療等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和捐助,鼓勵科學家在這些關係到人類社會命運的領域,進行突破性研究,為世界做出貢獻。而且,他還身體力行,在退休後積極從事這些領域工作的研究推廣,也與我國相關産業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對我國的核能技術發展幫助很大。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快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的同時,在社會各領域均與國外有交流合作,學術領域也不例外。而且,不僅我國在遴選外籍院士,也有很多中國科學家、學者、專家,被選為國外的外籍院士。比如袁隆平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李保文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華大基因創始人楊煥明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些都是世界學術交流合作的成果,學術領域沒有國界,科學研究成果能夠為全人類造福,各國設立外籍院士,也是為了嘉獎他們的貢獻,亦有促進本國學術交流進步的意義。

  在此次中國工程院增選的18位外籍院士裏,其他17位都是世界各國知名大學的學者,比爾蓋茨是僅有的企業家身份,才會顯得格外搶眼。其實,科學家跨界成為成功商人的例子,如今也很常見,特別是在資訊技術、醫療、人工智慧等容易實現技術商業轉化的領域,近年來已經成為創業熱土,商人與科學家的融合,也將越來越多了。大眾不必執著于比爾蓋茨的商人身份,應看到他對科技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貢獻,以及此舉彰顯的開放包容精神。

  外籍院士主要是名譽性質的,對他們而言猶如錦上添花,並沒有啥實際權力,不會損害到國家和社會利益,正面效應大於負面影響。而且,將商業人士、技術人才納入外籍院士評選之列,也説明遴選標準在擴大範圍,不再局限于象牙塔,能夠接受商業、科技領域的人才對社會的推動性,亦是一種積極的體現。(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