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吸引》:一場“秀”與一個品牌(圖)

時間:2014-10-16 08:52   來源:中國藝術報

  3600平方米的巨幅LED螢幕、曾獲奧斯卡獎的視效團隊製作的逼真特效視頻、距離地面幾十米的驚險刺激的空中威亞秀、能製造空間感和臨場感的13 . 1聲道環繞聲系統……有著“全球奧運會主體育場首個大型視聽駐場秀”之稱的《鳥巢吸引》第三季近日再次讓觀眾感受到了其獨特的魅力,而平均每場演出超過98 %的上座率也印證了它強勁的實力。

  “走市場要靠真本事”

  “震撼” 、“壯觀” 、“絢麗” 、“值得一看”等字眼是很多觀眾看過《鳥巢吸引》第三季後給出的評語,這部自2012年首演,三季共吸引近60萬人次觀眾觀看的演出,可以説集觀賞性、藝術性和故事性、思想性于一身。該劇講述了以男主角“凡”和女主角“淩”代表的光明一方與以“色魔”為代表的黑暗勢力勇敢鬥爭的故事,旨在喚起人們對人與自然以及人的生命價值的深刻反思,充滿正能量,而壯觀絢麗的現場視聽效果,融合音樂、舞蹈、魔術、雜技等多種形式的精彩表演則同時滿足了不同觀眾的藝術需求。

  “走市場就要靠真本事,有好作品。藝術需要十年磨一劍。 ”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鳥巢吸引》出品人李愛慶對於這部作品有著極高的要求。而這些“嚴苛”要求背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鳥巢吸引》更好看,讓觀眾更願意去看,形成口碑和品牌。這個駐場秀也實實在在歷經了三年的精雕細琢。整個製作團隊在每次演出後都會積極聽取觀眾的反饋,之後會對作品進行調整,一點一點地“摳”細節。例如在時長上,第一季每場演出的時間將近兩個小時,觀眾普遍反映看著太累並且故事也看不太明白,經過調查研究他們明白了演出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從而不夠精準和清楚。於是從第二季開始他們就著手對故事的敘事方法等進行改良,保留想表達的最核心最精華的部分,儘量縮短時間, “現在第三季的時長是70分鐘,這是觀眾能夠接受的時長,而且故事更一目了然了” ,主創們表示。他們自我“挑刺兒”的範圍還廣泛覆蓋于劇情呈現、舞美視覺、音樂聲效、演員表演等多個方面。

  “每次看都覺得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作為該劇“第一鐵桿粉絲”的李愛慶説自己也總是以普通觀眾的眼光來提意見,而聽到這一季演出很多觀眾反映“長短合適,故事流暢,場面好看” ,他欣喜于“這個秀就像個孩子從孕育到出生,現在終於長大了成熟了” ,不過他話鋒一轉,説“還可以再精緻些” 。精益求精的結果為這部作品積聚了不少人氣。鳥巢的空間之大眾所週知,雖然演出時觀眾席只開放了鳥巢正對舞臺的一面,但作為一台商業演出,在近半個月的時間裏,每天都要讓一萬個座位坐滿買票進來的觀眾,這對演出方來説著實“是個考驗” 。但超高的上座率表明《鳥巢吸引》基本上做到了,這與它的品質、口碑乃至行銷策略不無關係,而據出品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其微信上的粉絲量已經達13萬。

  開啟從“製造”轉向“智造”的模式

  《鳥巢吸引》是為鳥巢量身定制的首個自主文化品牌,也是對於奧運場館賽後利用問題的一個探索,而此前在鳥巢進行更多的是引入的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品牌。作為北京的新地標,鳥巢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如何創新思維更合理更科學地利用好這一資源?能不能在鳥巢這樣一個巨大的空間做一台像美國拉斯維加斯O秀那樣壯觀並擁有超高人氣的駐場演出?在李愛慶的推動下, 《鳥巢吸引》應運而生。如今經過連續三季,累積演出場次已達54場。相對於有些演出實現財務平衡需要花好幾年時間,讓《鳥巢吸引》出品方頗為樂觀的是,他們今年已經開始實現贏利。

  讓主創團隊更為意外和高興的是, 《鳥巢吸引》做了兩年以後,兩個在國際上很著名的文化品牌《極限震撼》還有《馴龍高手》循跡找到府來,今年也在鳥巢進行了演出。 “我們用《鳥巢吸引》做了個示範,把它們吸引過來了,帶來了相關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豐富了鳥巢的賽後運營項目。”李愛慶興奮地表示。然而這部秀輻射出的品牌效應還不止於此,其也帶動了國資公司的很多相關企業參與其中,“原來我們主要業務是出租場子,別人辦文化演出我們只是配合一下,現在我們從創意、製作、行銷、宣傳等進行全方位操作。以前我們主要是在‘製造’,現在漸漸走向‘智造’,從低端升級。 ”李愛慶説。而整個國資公司也正在向文化和體育産業領域延伸。

  對於業已形成的《鳥巢吸引》這個品牌,出品方也在琢磨著如何讓其更好地延續下去。李愛慶表示,一種想法是今後還在鳥巢演,另一種就是想把它改成個場館版、劇場版,還可以到外地去演出。“現在有很多節目都是應景之作,演一次就完了,我們希望《鳥巢吸引》不是一次性的。十年磨一劍,現在剛三年,這需要一個過程。 ”他説。(記者 王春梅)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