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為紀念114週年校慶而拍攝的宣傳片《男生日記》誕生。它一改此前北大校園宣傳片中側重介紹歷史文化的厚重風格,為觀眾講述了北大“理工男”何小冬與“藝術女”江小夏的校園戀情。該片導演、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稱,以愛情切入旨在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不足兩天,該片在網上的點擊量超過50萬次。(《新京報》5月10日)
將北大114週年校慶的宣傳片拍成有關愛情的“微電影”,打破了以往所有北大宣傳片的風格。對這種改變,有的網友選擇支援,認為北大的宣傳片應該靈活多樣,也可以關注北大“草根”學生的情感經歷與成長歷程;有的網友則表示反對,認為北大校慶的宣傳片怎麼可以不談北大的輝煌歷史呢,要知道現在的北大可謂問題多多,再不向蔡元培時代的北大看齊,北大何談復興?
對於以上兩種意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前者。大多數校慶宣傳片,在印象之中,往往有以下元素構成。一是,歷史上諸位校長及學者名家留下的古訓、軼事和優良傳統;二是,現任校長西裝革履、正襟危坐地在談改革,勢要把學校建成世界一流名校;三是,知名教授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在筆者看來,這樣的校慶宣傳片故然全面,但也死板僵化,了無新意,對於大學真正的主人大學生而言,更是一種刻意的忽略。如何打破常規,拍攝一部屬於當下北大學生的校慶宣傳片,顯然是一個難題。
北大不能總是吃老本、翻歷史度日,北大需要有新的東西、新的理念。不可否認,北大的名號來源於歷史積澱,但是,我們更希望看到現代北大人的真實表現。一個不得不説的現象是,現在的北大,但凡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新聞,都會被習慣性地扣上“北大早已不是從前的北大”的帽子。這句話最早出現于北大才子余傑的《火與冰》之中,可是,恐怕連余傑也想不到的是,這句話竟然成了北大的代名詞。好像在許多人的眼裏,北大已經成了一個必須要“破摔”的“破罐子”。
談北大的歷史,是對北大現狀的不滿,這無可厚非。但是,過於迷戀曾經的那段輝煌歷史,卻也容易讓現代的北大人迷失方向。一方面,民國時期北大的生存環境不可能很快恢復和重現,北大也不可能重演以往的歷史;另一方面,現在的北大並非一無是處,北大仍然是我國最好的學府,仍然是無數學子爭相考入的最優秀的高校。在筆者看來,與其我們過度的關注和迷戀北大的歷史,沉醉於北大歷史上那些著名學者的風韻往事,倒不如關注一下北大當下的浪漫故事,關注一下當下北大大學生的生活現狀。學生才是北大的主人,關注普通學生的情感生活以及成長成熟經歷,會讓北大“接地氣”,而“接地氣”也是北大的精神之一。
關注並關心現在的學生,北大才可能贏得未來。不關注和關心學生,也是對北大精神的遺忘。1924年,梁漱溟先生離開北大,當有人問及此事之原因時,梁漱溟先生回答説:“因為感覺當時的教育不對,先生對學生毫不關心。”筆者認為,《男生日記》應當算是關心學生,這或許可以讓梁漱溟先生稍稍感覺到一些安慰。
北大的發展,不是一部“穿越劇”。未來的北大之路,在北大人的腳下,而不是在“穿越”回民國時期北大的意淫之中。在歷史的對比下,北大或許做得很不好,但是,北大不能因此妄自菲薄。重塑北大的輝煌,不需要每天都把蔡元培挂在嘴邊,需要的是北大人腳踏實地地去實現改革,需要正視現在的種種問題,需要打破現在的行政管理體制,實現學術的自由發展,需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在各個領域,北大依然要昂首闊步,抬頭挺胸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