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提出投入大量資金把中國的部分優秀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設想。這個被稱為985工程的計劃可以説是中國的教育夢。這些學校修建了先進的實驗室,邀請來了世界著名教授,並且做了許多其他的嘗試和探索。遺憾的是,這些國內名校離世界一流仍有差距,在世界上的排名並沒有明顯的提高,在科研方面也依舊落後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很多大學,學術腐敗也一直存在。
很多人認為國內大學之所以落後於世界名校,是因為目前的體系中有很多阻礙因素。譬如,這些大學是公立學校,和政府關係密切,導致學校運作容易變得官僚而死板,而教授們沒有足夠的自由空間。在官僚體系下,大家都過於在乎排名、成績和數字。比如説一個教授的表現不在於來自同事同行的評價,而是在於他發表文章的數目。這類考核標準導致很多學術腐敗現象。教授治學不認真,學生的抄襲現象可能就會更嚴重。學校如果缺乏寬鬆誠實的學術氛圍以及優秀的學生,就很難吸引優秀的研究員和教授來到校園。他們即使來了也很難做出成績。
另外,這些985工程大學絕大部分的生源是通過高考選拔的。但是,高考體系無法為學校帶來最滿意的生源,即最適合併願意做學術的學生。但是社會又不放心把錄取學生的權利讓給教授。他們覺得如果取消高考,中國精英將壟斷最優秀的教育資源。中國最好的學校,尤其是北大清華,就是因為這些利益的矛盾一直無法推動大學進行更徹底的教育改革。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現在以精英教育而著稱的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在一戰之前要比現在的北大清華差很多。這兩所大學最初建立是為了培養傳教士,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轉變,他們逐漸變成了貴族學校。大學成了貴族學生的遊樂場。學生們都是校友們的孩子,大部分時間不是喝酒就是打橄欖球。他們來到學校的目的不是為了學術,而是把學校當做一個可以和其他貴族相互認識的社交地點。在科研方面,當時的哈佛耶魯也遠遠不及歐洲的大學。因為教授沒有權力,所以學術得不到重視。但同時,美國出現了一些學術氛圍更加濃厚的新大學,如芝加哥大學等。這讓哈佛耶魯開始擁有危機感,並擔心如果不及時改變自己,就會被淘汰。
為了更具有競爭力,他們決定模倣歐洲大學的教育體系。學校實施教授終身制體系,並給予了教授們更多的權力。教授有權力選擇學校的行政人員,也引入入校考試等更嚴格的學生選拔方式,對學生的學術要求更嚴格。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來自校友們的抗議很大。有幾十年的時間大學和校友一直處於對峙、對抗的狀態,經過不斷磨合才最終出現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大學體系。如今這個大學體系吸引了最優秀的學生和教授,哈佛和耶魯大學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學。
北大和清華不會辦成第二個哈佛,但是否可以借鑒哈佛和耶魯大學的經驗,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顯然,北大和清華目前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中國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選擇出國讀大學,去美國讀高中的學生的數量每年也在不斷增加,導致參加高考學生逐年減少。即使參加了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有不少人選擇放棄北大清華,而去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等學校就讀。北大清華在社會關注度高的高考統一錄取方面很難有所動作,但是在目前的體系下依然有一些選擇學生的空間,例如自主招生和錄取外國學生。北大清華可以適度擴大外國學生的錄取名額而不至於引起太多的社會關注,這樣有助於能夠提高校園的多元化、開放度和學術水準。另外,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需求,社會的自由度原本就在逐漸增加,大學教授也會逐漸爭取到更多的權力與自由度。雖然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但我們相信北大清華等學校發生改變只是時間問題。
北大清華如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幫助中國社會變得更具有創新性?我認為,他們應該走精英教育的道路,並擁有更多自由空間。如在招生方面,他們可以像現在的哈佛耶魯一樣,吸引中國最有成就的學生。但這也會給社會帶來副作用,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會嚴重影響教育的公平性。(江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