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漲學費請先曬收支明細賬

時間:2014-08-08 14:0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最近一段時間,高校學費漲聲一片。繼2013年福建、山東、湖北、貴州、天津、廣西、寧夏等省區市紛紛上調了高校學費後,日前,浙江省物價局召開“浙江省高校學費標準調整聽證會”。根據聽證方案,浙江省高校學費平均上浮20.37%。(據8月6日新華社報道)

  高校學費漲價跟任何物品的漲價一樣,都讓公眾很不舒服。關於高校學費漲價,相關人士解釋稱,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學生培養成本上升,偏低的學費標準和沉重的債務負擔制約了高校的發展。但很多人對此疑惑,一些高校近年來盲目擴張,大筆花費投入形象工程、豪華校園的建設上,導致部分高校背負鉅額債務。

  一邊“喊缺錢”,一邊“亂花錢”,兩個不同的維度構成爭議的坐標,將高校置放在輿論的口誅筆伐中。拋開非理性的爭論,高校學費能不能漲價?事實上,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就必須明晰高校學費價格是否扭曲。按照以往的計算,大學每人平均培養成本為20000元/年,而高校所依靠的財政補貼,每人每年為15000元左右,這便可以説明扭曲的高校學費價格下,大學是入不敷出的,漲價似乎在所難免。

  尤其是近些年,辦學成本隨著物價上漲而不斷增加,使得幾乎每所高校都有漲學費的衝動,但都礙于行政的限制沒有行動,如今因為一些地方在漲學費方面的突破,導致現在呈現出漲聲一片的現狀。

  不過,教育並非純粹的市場交易行為,學費的價格扭曲以及物價成本的上揚,是否能夠支撐漲價的行為,這本身就很難界定。更難的是,教育本身具有的公共屬性,在人們習慣性的思維中,覺得學費不應該漲。

  如果按照人們這樣的思維繼續推進,學費不漲,勢必會倒逼政府加大對教育的補貼。而事實上,這部分財政補貼,來自於我們每個納稅人。換句話來説,所謂的政府補貼教育,不過就是那些不上大學的納稅人或者沒有大學生的家庭,為那些大學生以及有大學生家庭實施補貼。而從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來看,顯然這是大多數人對少數人的一種補貼。所以,反對學費漲價,實際上就是強迫別人使用你的錢。

  按説,這樣花自己錢為別人服務的事情,應該是沒有人做的。故而,無論是從市場成本價格考慮,還是從個體財富分配出發,高校學費漲價並非毫無根據。但這種正義卻遭到了極大反對。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一些高校的亂花錢。

  這些年,一些高校無節制舉債,大興土木,豪華大樓建了一棟又一棟,高校腐敗的事情一樁接一樁,科研經費浪費驚人,學生繳納的學費,除了部分用在人才培養上外,相當一部分用於不必要的行政開支,甚至是迎來送往。一個即便是入不敷出的高校,依然過著“窮廟富方丈”的日子。

  雖然有《高等學校資訊公開辦法》,但高校有多窮,高校的“方丈”有多富,高校所收集的學生學費,究竟有多少真正投入到人才的培養方面,資金使用渾濁程度的確切比重,誰也説不清。作為公共屬性的高校教育,享受著財政補貼,但公辦高校每年的預算是多少、預算結構如何、實際支出情況怎麼樣等,這些按道理公眾有權知道的事情,對於面臨承受高校漲價的公眾,更是一個謎團。

  高校口口聲聲哭窮,但人們不知道高校真正“缺錢”的地方,這便使得人們難以愉快地通過高投入享受高品質的教育,因為資金不透明的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高校所漲的學費就是一定用於高素質的教育,説不定還是大手大腳亂花。

  既然漲價成為難以改變的既定事實,那麼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便是促使高校財務資金的公開透明,剝離不必要的行政開支,提高辦學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與此同時,完善學生資助體系,擴大學生資助的覆蓋面,使得學費的上漲不以犧牲低收入階層失去高等教育的機會為代價。(馬想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