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國際社會看中國這十年)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十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壯麗詩篇,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這十年,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中國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堅定;中國經濟以更高水準開放促進更高品質發展,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越走越寬廣;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開局良好;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這十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力度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擔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國際社會看中國這十年”系列文章,從多個角度展現國際人士眼中的中國變遷以及他們對中國這十年發展的感受和理解。
正逢國慶假期,北京展覽館裏“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現場涌動著參觀的熱潮。中央綜合展區的“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單元裏,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一幅幅照片圖表,呈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外交以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為主線,立足中國發展新方位,把握中國同世界關係新變化,堅持立己達人、胸懷天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順潮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益深入人心
從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出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倡議。十年來,這一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歡迎和認同,展現出光明的前景。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根本上回應了世界各國追求發展進步的普遍訴求,凝聚了各國人民建設美好未來的最大公約數,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和支援,先後寫入聯合國多份決議,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2012年12月5日,黨的十八大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自16個國家的20位外國專家座談。在這次座談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副主席謝爾蓋 薩納科耶夫對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演講記憶猶新。他表示,9年多來,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中國用實際行動表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人類走出當前危機指明方向,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繁榮進步提供啟迪”。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併發表重要講話,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發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體系五個方面系統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位一體”總佈局和總路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印象深刻:“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強調這樣一個願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為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提供了啟發。”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至今仍清晰記得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瑞士達沃斯發表的主旨演講。施瓦布認為,習近平主席在那次主旨演講以及之後的多次重要講話中,都強調了我們身處一個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的世界,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謀劃未來非常必要。
從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系統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與目標路徑,到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大一般性辯論和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時分別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國際場合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為各領域各方向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推進指明方向。在國家層面,中國與越來越多的夥伴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在地區範圍,周邊、亞太、中國—東盟、上合組織、中非、中拉、中阿、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等已結出豐碩成果;在全球領域,中方倡議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等得到積極響應……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斯 特裏爾評價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中國對同世界各國關係長遠發展的戰略考量,為國際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
敘利亞政治學者馬希爾 伊赫桑認為,多年來中國始終致力於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外交實踐對於維護國際秩序和世界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前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下具有深遠影響。
利天下——
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中亞之行期間,中國分別與哈薩克、烏茲別克就下一步合作方向和重點達成廣泛共識,表示將繼續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其中,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亞歐大陸運輸大通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説,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亞地區直通海港的戰略提供了契機,有望將中亞地區打造成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
2017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和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
9年來,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一大批務實合作項目加速落地,帶動經濟發展、惠及民生福祉。
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卡洛特水電站每年將提供32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在安哥拉,得益於中國承建的供水項目,當地居民再不用淩晨4點出發去打水;在遍佈全球的100多個國家,一株株菌草落地生根,為當地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年增産稻穀可多養活數千萬人;從蒙內鐵路到中老鐵路,從瓜達爾港到比雷埃夫斯港,從馬爾地夫跨海大橋到佩列沙茨跨海大橋,共建“一帶一路”讓各國共同發展的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
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引擎。
義大利洛倫佐 梅迪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法比奧 馬西莫 帕倫蒂表示,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碩果纍纍,向世界證明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考慮的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發展。”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 佩裏如是説。
9月26日,一列裝載著汽車配件、機械組件、濃縮清洗液、汽車摩擦材料等展品的“中歐班列—進博號”從德國北部城市漢堡發車,駛往目的地中國上海。
飛馳的中歐班列奔赴將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是中國同世界各國共用發展機遇的生動例證。從連年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到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到積極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不斷開放的中國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展擔當——
持續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強大正能量
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力度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擔當,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我們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全球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積極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
“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拆墻而不築墻、融合而不脫鉤、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
站在人類前途命運高度,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場合闡述中國的全球治理觀,引領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體系變革,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希臘前總理帕潘德里歐評價稱,中國的全球治理主張豐富而全面,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中國的利益與世界各國的利益聯繫在一起。
“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委內瑞拉新興經濟體發展高等研究中心學術研究主任德爾加羅説。
面對突如其來的世紀疫情,中國始終站在抗疫國際合作最前線,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2億劑疫苗,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面對遭遇衝擊的全球發展事業,中國發起全球發展倡議,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深化南南合作,為人類發展事業注入強勁動力。多明尼加《今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一直在推動一系列具體、可衡量和可行的措施與建議,以促進全球均衡、協調和包容性增長。
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安全挑戰,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已得到70多國讚賞和支援。國際人士紛紛稱讚,“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是一個適時之舉,將造福全球”“全球安全倡議契合現實需要,符合愛好和平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訴求”。
面對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氣候變化威脅,中國堅定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宣佈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堅定做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行動派。
矚目未來,中國將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中國新發展給世界帶來新機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