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糧價上升的外溢影響

時間:2012-08-16 1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由全球多個國家嚴重旱災引發的國際糧食價格上升,使全球出現新一輪糧食危機的風險陡增,其可能出現的外溢效應對本已復蘇艱難的世界經濟帶來的新壓力不容小覷。

  作為世界最大農産品出口國,美國處於糧價上漲漩渦的中心。根據美國乾旱減緩中心的數據,美國本土已有三分之二的區域遭遇中度以上旱災,為歷史最高水準。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美國玉米産量預計比去年下降13%,為2006年來的最低水準,大豆産量預計同比下降12%。俄羅斯等國際小麥主要出口國也遭遇乾旱天氣,糧食減産幾成定局。

  在這種情況下,自今年6月以來,國際玉米價格飆升50%,已升至歷史高點,大豆和小麥價格也上漲約30%。種種跡象表明,糧食漲價有可能在多個層面影響世界經濟復蘇。

  首先,糧價上升可能通過貿易渠道對全球輸出通脹。美國玉米出口占全球總量的一半,美國供應的風吹草動牽動著全球農業大宗商品價格,乾旱導致的減産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必然助推糧食、肉類和奶製品的價格上升。而食品價格若持續走高,終會傳導到其他領域,加大糧食進口國的經濟成本,增加發展中國家輸入性通脹的壓力。

  其次,糧食漲價使貧困國家受衝擊加劇,影響它們的食品安全。世界銀行日前發出警告,美國、俄羅斯、印度等主要産糧國的旱情已在推動國際糧價上漲,將威脅到世界貧困人口和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社會動蕩。

  另外,糧價走高還可能導致市場投機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已有市場分析顯示,投機因素也是糧價上升的背後推手。而災害面前,一些國家的政策會加劇糧食安全的脆弱性。在糧食危機期間,一些國家限制出口的事情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人為加劇市場緊張氣氛,散佈恐慌資訊,為市場投機提供空間。

  4年前,由於糧食歉收和管理不善,加上一些國家糧食政策失誤,全球首次發生30年來的糧食危機,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受到威脅,12個國家發生暴亂。雖然當前的高位糧價在整體上還不至於導致2008年那樣的糧食危機,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在當前糧食減産和糧價上漲的情況下,儘快建立糧食應急安全網,穩定糧食市場,保證市場正常運作,防止糧食搶購和囤積等投機行為,顯得十分必要。

  目前,不少國家已經開始密切關注糧價上漲的外溢影響,避免糧食危機的再度發生。法國農業部最近表示,法國將在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加劇的情況下在二十國集團框架內召集農業市場資訊體系快速反應論壇,討論糧食安全問題,尋求共同對策。

  在全球經濟依然低迷、主要國家經濟復蘇放緩的情況下,加強國際合作,避免糧食“危險”變“危機”,降低糧價上漲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是國際社會需共同面對的當務之急。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