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黃金價格的大幅波動不僅使得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的發行數量有所減少,而且産品期限有所縮短,這反映出銀行對較長期限黃金掛鉤産品的審慎態度。更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對於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的收益設計也開始出現一些顯著的變化。
2013年初的國際黃金價格從2012年末的高點連續下滑逾2個月,截至3月7日,國際黃金現貨價格和2012年末相比一度下挫超過15%。國際金價的連續下跌對黃金掛鉤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也形成一定的影響。
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2月份(數據截至3月7日)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理財産品數量為21款,和2012年同期相比減少9款。發行主體也出現一些變化,2013年前2個月,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的發行銀行集中在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匯豐銀行三家,而2012年同期,發行該類産品的銀行包括廣發銀行、光大銀行、渣打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等數家銀行。另外,産品期限也出現一些變化,2013年前2個月,除了匯豐銀行發行的2款産品期限達到1.5年外,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的該類産品期限都集中在30—90天之間,而2012年同期,有超過一半的産品期限都在90天以上。
招商銀行率先推出同時“看漲”和“看跌”兩個方向的黃金掛鉤理財産品
2012年9月份以前,招商銀行發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多以單純的看漲或看跌為主,雖然根據黃金價格走勢採取不同的收益結構和觸發價格,但是仍然有部分産品由於“踩錯”國際金價節奏而無法獲得最高預期收益率。
從2012年9月份開始,招商銀行開始發行同時“看漲”和“看跌”兩個方向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該類産品其實是將同一款産品“拆分”成兩個,其中一款“看漲”,即收益結構設計為在期末掛鉤標的大於期初標的時,投資者將獲得較高收益率,反之獲得較低收益率;另一款則“看跌”,即收益結構設計為在期末掛鉤標的小于期初標的時,投資者將獲得較高收益率,反之獲得較低收益率。
這樣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對於黃金價格的判斷選擇一款來購買,這種將判斷權交還給投資者的做法一經推出即引來不少爭議,不少聲音認為銀行這是將風險轉嫁給投資者當起“甩手掌櫃”。但其實銀行理財産品作為銀行代客理財的投資品,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風險,無論銀行是不是推出同時“看漲”和“看跌”的産品,這些産品的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並且風險的承擔者都是投資者自身。比起此前單一“看漲”或“看跌”的産品,推出方向相反的産品只是給了投資者一個更多的選擇而已。另外,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同時推出“看漲”和“看跌”的産品,投資者之間的頭寸可以互相抵消,這確實給予銀行在風險管理上更多的便利。
銀行在收益設計上趨於保守和謹慎
2012年前2個月,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廣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發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都較為“大膽”,除了廣發銀行的産品收益結構設計為“區間型”外,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不少産品都設計成較為激進的看跌型。
這種情況在2013年前2個月不復存在,除了招商銀行改變産品設計思路推出同時“看漲”和“看跌”産品以外,廣發銀行、中國銀行的這類激進型産品發行“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工商銀行發行的較為保守謹慎的産品。工商銀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歷來較為保守,該類産品大多設定一個較高的觸發價格,若掛鉤標的期末價格低於該觸發價格,那麼投資者將獲得約3.70%的年化收益率,否則獲得約1.30%的年化收益率。由於在設計中設定的觸發價格通常較高,對於期限在34—40天的産品來説,高於期初價格近100美元/盎司的價格是幾乎不可能觸發的,因此對於如此容易實現的高收益,該系列産品的收益率相對於其他銀行發行的黃金掛鉤結構性産品來説明顯偏低。
部分銀行開始將黃金納入資産組合中,以期在當前資産價格不確定性和波動性較大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加穩定的收益
工商銀行從2012年9月份開始推出的“‘安享回報’黃金套利投資型”産品就是其中的典型,該系列産品主要投資于債權類資産,收益權信託計劃等;同時該産品通過債券、同業存款質押融入實物黃金,並對融入的實物黃金再進行黃金貨幣掉期交易,獲取無風險套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