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身邊的許多朋友一樣,我也是資本江湖的一尾小魚,謹記“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及“工資不能是收入的唯一來源”,平日主要從事小額買賣、零星投資,此生最大夢想便是實現財務自由,雖然這個夢想離實現仍遙遙無期。
像我這樣的“小魚”,在資本市場的聲音是非常微弱的,但“小魚”們若匯聚在一起,那發出的聲音就可謂振聾發聵了。我所熟悉的草根投資者們,他們在投資理財領域沉浮多年,看得多,經歷得也多,有財富增值的喜悅,也有許多急於吐槽的理財煩惱。
草根吐槽之 少還了40多元,利息竟滾成了千元
今年1月,張林斌用某銀行信用卡透支消費了41994.60元,免息期內他把41950元錢打進了信用卡賬戶。最近,銀行方面寄來的對帳單顯示,上面還有迴圈利息1070.57元。
“不過少還了44.60元,就要還1070.57元利息,罰息是少還金額的24倍,這合理嗎?”
張林斌對此很不理解。他致電銀行信用卡中心,接線員查詢後告訴他,只要帳單未還清,哪怕是差1分錢,按照信用卡章程,都是要按全額計息的。
張林斌翻出信用卡章程,果然上面印著“持卡人未能在到期還款日前(含)‘全額還款’的,不享受免息還款期待遇。發卡機構對持卡人不符合免息條件的交易款項從銀行記賬日開始計算利息。”他只好自認倒楣,為自己的粗心埋單。
理財“説明書”
管理好信用卡還款,避免帳單滾雪球
如今誰手頭上沒有好幾張銀行的信用卡呢,而且每張卡的出帳單日、還款日、額度、每年最低消費次數可能都各不相同,一迷糊就容易出錯,莫名其妙地被銀行扣錢。雖然説近年來對信用卡全額罰息及高額滯納金的質疑聲一直不絕於耳,但在這一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對於我們來説,財富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信用卡還款問題。
首先,你需要特別注意每張信用卡的最後還款日以及還款金額。最後還款日就是免息還款期限的最後一天,在這之前還款都免息。而一旦逾期,那麼所有的消費款項,都不再享受免息還款待遇,銀行會從發生消費的那一天起,按照消費金額為本金,以日計算利息,日息萬分之五,按月計收複利。
同樣,對於自己的信用卡欠款金額,你也要核實清楚。因為多數銀行對於信用卡透支採用的是全額罰息,即少還1元錢也會被全額罰息。所以,對於那些有大額透支消費的市民來説,本月收到帳單後,一定要牢記最後還款日,並努力在到期還款日之前把所消費的費用全部還清。實在還不出,趁早申請分期還款,以避免被銀行罰息。
另外,對於因一時疏忽而忘記還款日期的市民來説,還可以選擇電話申請延緩還款日。目前包括中行、建行、光大、華夏等銀行在內的信用卡持有人,可以通過電話申請免費延緩,最多3天,你只需憑身份證號、信用卡卡號及密碼便可申請。
草根吐槽之 難道我看的是“天書”?
朋友老在耳邊説要理財要理財,孔瑩瑩也坐不住了,有次到銀行辦理業務,就諮詢了下有什麼理財産品適合自己。客戶經理把她領到公告欄前,那上面列印了正在發售的理財産品名稱,保本的、非保本的、45天—360天的、不同幣種的等。孔瑩瑩看暈了,就問了這麼一句,這個不用我操作就能賺錢麼?“沒問題!”得到這樣的答覆之後,她就和理財産品説明書見面了,嘩,白紙列印的足有五頁多,産品投向欄寫著債券、期權等金融産品。翻來翻去到底買的是什麼?她完全不知道。
過了一個多月,孔瑩瑩聽説一些銀行理財産品出現了風險問題,怎麼出的誰也不知道,因為客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産品怎麼運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當時她也嚇得一身冷汗,生怕自己也遇上這樣的産品。
理財“説明書”看清楚再下單
“入市須謹慎”!股市裏的這句話同樣可以獻給廣大銀行理財産品的購買者。面對那些林林總總讓人云裏霧裏的理財説明書,究竟應該如何來關注這其中的種種奧妙呢。在這裡,不妨和大家分享下讀懂理財説明書的幾個細節。
細節一:細辨産品類型
理財産品的説明書大致包括以下內容:産品名稱、投資方向、投資幣種、期限、産品類型、産品募集日期、産品起始日、開放日(如有)、到賬日、最低投資金額、預期年化收益率等等。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産品的類型。
目前的市場上,銀行發售的理財産品大體可以分為保本和非保本兩大類型。若再進行細分,則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型、保本保收益型産品,以及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等幾大類。在這些産品中,只有保本保收益型産品的收益率是可以提前確定的,而其餘兩者只能看預期收益率能夠實現的概率有多少。説明書上提供的預期收益率即便再誘人,保守的投資者也要三思而後行,切忌被高收益率“迷了眼”。
細節二:投資日期事關流動性
與理財産品息息相關的一些時間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投資期限、募集期限、産品起息日、資金到賬日。
投資期限是指投資的時間長短,一般被視為觀察産品流動性的最好指標。如果一個投資者在短期內有資金需求,那麼投資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就不適合。但這並不是決定産品流動性的全部要素。在産品成立前,有一個産品募集期,一般而言,在募集期內,理財資金雖然已經存入銀行,但是很多銀行卻不會給付利息,即便部分銀行願意給投資者一部分回報,也只是支付活期利率。因此,理財師建議投資者最好在募集期快結束的時候購買理財産品,可同時兼顧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率。
細節三:預期收益率暗含玄機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主要分為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兩大類。對於穩健型投資者而言,預期收益率屬於固定收益的産品一般是最適合的。
但是對於預期收益率屬於浮動區間的理財産品,投資者則不得不多個心眼。收益率處於浮動區間的産品大體可以分兩類。一類是根據投資金額的不同,銀行會給予不同的收益,這相當於是固定收益率産品的“變種”,投資者也無需過多研究;而另一類浮動收益的産品,則多屬於掛鉤某類甚至某幾類資産的理財産品,這些産品可能預期收益率會較高,但所含風險也較大。所謂高風險匹配高收益,投資這類産品,投資者需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力,並且明白預期最高的收益率可能無法實現。
草根吐槽之 網銀如果不安全 那還升級它做啥?
登錄網上銀行的時候,宋志剛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昨天剛剛查過的賬戶,沒有産生任何消費,竟然少了2000元!他立刻致電銀行客服,工作人員讓他查一下B2C一項,他才發現,這裡面竟然有2筆交易,2000元被分成了2次消費,交易網站是北京的一家網路技術公司。再打電話到北京那家公司核實,對方告知,這2筆交易的確發生過,而且這2000元已經被消費光了。
宋志剛傻了:這2000塊錢説沒就沒了,去找誰要回來呢?他同時也非常納悶:銀行的網銀,是否足夠安全?
理財“説明書”注意網銀密碼使用習慣
這可是來勢洶洶的網路社會,白領階層們,現在誰要是沒開通網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提。但是,網銀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資料顯示,在去年針對銀行的投訴中,網銀投訴已經成為和信用卡以及理財産品並列的三大投訴熱點之一。
招行行長馬蔚華説,銀行是帶有IT屬性的企業。如果説未來銀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那我想應該就是高科技,所以説,網銀安全的建設,對於各大銀行來説,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網銀安全的PK戰,説到底其實就是贏取客戶信心的PK戰。
而對於我們這些草根投資者來説,要不就不用網銀,用了就謹慎點吧。首先要注意密碼使用習慣。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賬號和密碼自己保管,不透露給任何人使用。其次,注意登錄正確網址,登錄網銀後審視預留資訊是否準確,以免被假網址或釣魚網站欺騙。第三,注意專用退出按鈕。用戶操作結束後,需通過網上銀行頁面設有的專用退出按鈕退出網銀系統,然後再關閉瀏覽器結束使用。
此外還要保證電腦安全安裝銀行提供的用於保護客戶端的安全控件,定期更新安裝作業系統和瀏覽器最新補丁文件,安裝正版殺毒和防火牆軟體並及時更新。在利用網銀進行交易時,還要注意防止詐騙短信和郵件,不要輕信任何以無抵押貸款免息貸款為誘餌的詐騙短信和電子郵件,不要相信任何索要賬號和密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