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銷售電話一直以來都是令人們煩不勝煩的行業痼疾,日前,韓寒的經紀人,萬榕書業創始人路金波在其微博上表示遭遇某車險電話騷擾一事又引發了公眾對保險電銷渠道規範的關注。
煩不勝煩的保險電銷
“這裡是某某保險公司,您的手機號碼被抽中為幸運號碼,我們將免費贈送給您一份意外險……”從宅電到手機,從工作日到大週末,從人工推介産品到電話語音報讀,儘管多次拒絕,然而各種形式的保險銷售電話依然是不期而至……相信類似情形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同經歷,有時這類銷售電話甚至“升級”成騷擾電話,令人煩不勝煩。
路金波日前在其微博上稱,自己在休息日頻繁接到陽光保險旗下電話車險的推銷電話,多次拒絕後對方仍反覆撥打,令他十分惱怒。而《經濟參考報》記者翻看此條微博評論,發現很多網友也表示或多或少遭遇過類似情況。其中一位中央財經大學的博士稱,每到車險續費前幾個月,各種電話車險就開始狂轟濫炸,“作為保險業非著名打醬油從業人士,我表示很汗顏!也為項主席改變保險業整體形象之路深表擔憂。”
事實上,電話擾民一直是保險業界的痼疾。儘管有些業務員態度和善業務熟練,但是在休息時間或者工作繁忙的時候接到此種電話,還是很讓人困擾;而且很多時候消費者對産品性質本身一無所知,因此也免不了對銷售誤導存有擔心“對方蒐集個人資訊的行為也令人反感,更有甚者,保險公司對我個人資訊瞭如指掌,也讓人非常沒有安全感。”一位網友稱。
電銷形式仍將長期存在
既然這麼多消費者對電話銷售的形式缺乏認同,推銷成功率似乎也並不太高,為何保險公司仍樂此不疲?
口碑理財網分析師李彥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保險公司而言,相較于傳統的行銷模式,電話行銷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廉、不受時間限制等特點。“電話銷售,特別是保險電銷在國外有比較成熟的經驗。”
同時,來自行業的競爭壓力也使得各家保險公司都不遺餘力加大投入進行“跑馬圈地”。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傳統渠道的個人行銷和銀保渠道方面,任何一家公司都難以做到一直維持領先的份額。嚴重的同質化競爭迫使各家保險公司不得不在渠道創新上進行挖掘,不斷將更多保險産品放入電話行銷渠道,力圖將其做成主力銷售渠道之一。
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使得保險公司不得不關注電銷渠道。
有數據統計顯示,電話外呼的形式銷售保險,成單率大概只有1%不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與國外主動諮詢,主動購買保險産品的情況不同,受國內保險市場現狀所限,傳統線下客戶購買保險,仍主要處於被動消費為主的階段。“雖然電銷産品較容易誤導、保險公司自身也難以管控的特點導致其投訴量大,退保率高,但在目前保險主動消費不多,清晰消費不多的情況下,電銷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保險公司作為重要的保險銷售渠道存在。”李彥鵬説。
多舉措力解擾民難題
在電銷擾民頻遭抱怨的同時,監管部門也開始為保險公司一遍又一遍的念起“緊箍咒”。
中國保監會日前發佈《人身保險業務經營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保險公司對明確拒絕接受電話銷售的客戶,要錄入禁止撥打名單,且6個月內不得再次撥打。
各地保監局和保險協會也正作出努力。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經過調研並借鑒國外相關經驗,正在搭建北京人身險電話行銷禁撥平臺(以下簡稱“禁撥平臺”),並擬於2012年8月份試運作。據悉,消費者通過該平臺登記禁撥號碼後,通過禁撥平臺的統一限制,北京地區經營電銷業務的人身險公司將在一定期限內不再撥打該電話號碼,但不會影響到人身險公司正常的客戶服務和電話回訪。
2011年,山東保監局下發了《關於規範車險電話行銷專用産品經營管理的通知》,嚴禁保險公司非電銷坐席人員、代理人、合作汽車修理廠、4S店等利用辦公電話等代客戶呼入或接收,變相銷售車險電銷專用産品。當地一位負責人近日表示,對於發現的客戶號碼重復5次以上的,一律作為虛假電銷業務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停止公司的電銷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