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中國(深圳)2012年股指期貨量化對衝高端研討會上,日信證券一位高管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券商和期貨公司的交流合作,在未來有望給客戶提供更為豐富的産品和服務,“股指期貨推出以來,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在投資品種、理財標的的界限上開始模糊,‘大理財’的概念開始出現了。”
需求“跨界”引發合作
在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辦,北京首創期貨、日信證券聯合協辦的本屆高端研討會上,參會各方就目前機構套期保值業務進展、期現套利實務及演算法等數量化交易策略和相關業務進行交流互動,參會機構一位高管向記者透露,由於個人和機構客戶的需求已經開始出現“跨界”傾向,目前這種交流合作活動已經愈發頻繁。
日信證券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長指出,從提供的産品方面來説,證券公司過去以股票交易為主,股票市場狀況不佳時,券商與客戶都缺乏有效的盈利手段,“如果通過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的合作,為客戶提供一些對衝的産品,甚至是反向交易,券商和期貨公司的發展空間都會得到有效擴展。”
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程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投資者存在一定的共同特點,都屬於有意承擔一定風險去獲得較高收益的群體,存在這種共同訴求的客戶群體,會在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遊走,同時,機構投資者參與衍生品交易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股指期貨推出後,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兩類機構在期貨和現貨市場方面優勢的結合,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大的益處。
未來空間廣闊
談及券商與期貨公司合作過程中二者的優勢互補關係,程功表示,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之間開展合作的空間十分廣闊,“期貨的研究離不開現貨,對於股指的研究就離不開證券市場,在這方面,券商明顯有其更深厚的積澱和優勢,而期貨公司對於期貨交易機制,以及如何利用期貨市場等方面,也具備很大的優勢。”
日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也指出,在金融工程、數量化研究方面,證券公司相對更為專業,而且,股指期貨的交易標的由股票組成,從股指期貨這個品種來看,券商對交易標的更加熟悉;“而期貨公司在風險管理領域則更具優勢。”該所長表示,由於期貨公司熟悉商品期貨投資領域,其相關的風險管理系統、投資管理的經驗較券商更為豐富,風險管理意識也更強。
日信證券一位高管表示,證券公司除傳統的通道業務外,已經開始朝財富管理者角色發展。“從財富管理角度來説,凡是合法的投資的品種,券商都願意包攬進來,券商與期貨公司的合作,豐富了券商産品線的厚度,有助於券商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管理平臺。”
除現有期券合作領域外,程功還指出,股指期貨只是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一個交易品種,今後雙方還會有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證監會也正在努力推出國債期貨,這又將是一個新的合作點,這些新的合作點會不斷為雙方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