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稱,27家公司獲得第六批支付牌照。此次獲得牌照的企業還出現了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索迪斯萬通服務有限公司等具有外資背景的公司,外資首次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隊伍的擴張,網際網路支付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支付市場規模劇增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務進入井噴期。2010年央行發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支付機構從事支付業務的基本規則、申請人資質條件等進行細化,為第三方支付領域設立了嚴格的準入門檻,並於2011年發放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已有250家企業獲得牌照。業內人士認為,支付牌照的發放,消除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刺激支付企業增加各種資源投入。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第三方電子支付的市場規模達到2743億元,相比2007年的976億元同比增長了181%;2009年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000億元;2010年達到1萬億元;2011年超過2.1萬億元,發展速度驚人。近期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作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元,其中網際網路支付業務104.56億筆,金額6.89萬億元;移動支付業務21.13億筆,金額1811.94億元。而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達到639億元,其中移動網際網路支付交易增長迅速,達到470億元。
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有消息稱,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的創新金融服務行業將作為重點支援行業被寫進央行、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預計,到2015年,中國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網際網路支付註冊賬戶規模達到13.78億戶,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7123億元。第三方支付企業快錢則預測,電子支付在行業應用上的交易量在2015年將超過10萬億元。
第三方支付影響深遠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和支付企業的進入推動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也推動著金融的變革。據了解,在央行“合規一家、發放一家,合規一批、發放一批”的原則下,符合發放標準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基本都獲得了牌照。目前獲第三方支付牌照企業業務主要集中于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以及銀行卡收單三大業務類型。專家認為,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和移動金融的發展必將引起支付方式的歷史性改變,銀行在面對融資脫媒的同時面對支付脫媒,將倒逼銀行加快轉型。
2012年,商業銀行加速電子渠道建設,豐富産品功能,提升用戶體驗,並高調挺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非傳統銀行業務領域,大力發展移動金融業務,初步建立了涵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家居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在內的電子渠道服務體系。銀行手機用戶突飛猛進,手機銀行交易量同比快速增長。當年12月,央行發佈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加速銀行、銀聯、通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産業等企業全面挺進移動支付市場的進程。而目前,商業銀行普遍與移動通訊公司在多層面展開戰略合作,共推手機支付産品。移動支付市場方興未艾,發展前景廣闊。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央行有關部門和協會正在研究允許微信開通支付功能和為其發放牌照的問題。考慮到微信龐大的用戶量等因素,可以預計第三方支付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中小微企業有望受益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並不完全是傳統商業銀行的責任。同時我們也看到,眾多中小微企業財務報表不完整、沒有抵押品或擔保,也是無法從銀行融資的因素之一。而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多年的運作中獲得的大量的個人和企業用戶資訊資源對用戶信用管理、信貸風險控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業務開發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業內專家稱,在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過程中,支付企業和銀行是合作和補充的關係。
目前也有第三方支付企業在探索與銀行合作方式。它們針對中小企業和銀行的特點,打造為中小企業提供交易融資服務的線上融資平臺。以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商品融資為切入點,實現了基於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網路融資。通過電子商務、資源整合、資訊共用、第三方支付的有機結合,將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交易方的貨品情況、銀行貸款管理過程等有機融合,真正實現了資訊的公開與共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第三方支付領域相比其他企業更有利於對信貸業務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掌握,有利於消除銀行的顧慮,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找到一條新途徑。(肖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