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創業天府”升級 六方面激活創新創業

2016-04-26 09:42:00    來源:成都日報    

  白色柵格上依次陳列著幾十台不同品牌和型號的手機,每個手機上展示著不同遊戲的進程……這不是某位超級玩家的娛樂室,而是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的TestBird工作展示區,TestBird CEO李偉在這裡向記者講述了他從零開始,打造全球最大手遊自動化雲測平臺的傳奇。

  成都雲集了一大批追尋創新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一直以來有著“創業天堂”的美譽。成都“雙創”工作獲中國國務院表彰,並將給予相應激勵措施;出臺覆蓋“雙創”全鏈條7大類46條政策;舉辦“創業天府菁蓉匯”品牌系列活動;成功獲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城市”,被譽為中國“3+2”(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成都)創業基地城市;被《財富》雜誌列入“2015年中國十大創業城市”……

  自成都啟動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以來,成都創新創業發展收穫頗豐。

  4月15日,成都官方正式發佈《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版》,將從體制機制、創業力量、載體孵化、融資渠道、要素聚集、品牌活動等六方面進行全面升級。

  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長丁小斌介紹,升級後的“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將進一步突出深化改革,突出創新創業活動市場化、要素國際化、創新協同化和環境生態化,打通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厚植創新創業人才優勢、升級創新創業孵化功能、夯實創新創業投融資支撐、營造創新創業一流生態、塑造“菁蓉匯”國際創業活動品牌,將成都打造成為“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成都科學城:

  打造中國西部創新第一城

  隨著成都創新創業發展熱潮的不斷升溫,一座被譽為“中國西部創新第一城”的成都科學城正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崛起。

  據了解,成都科學城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位於天府新區中心位置。于2013年7月正式啟動建設,環繞水面面積4500畝的興隆湖佈局了創新孵化區、資訊安全區、大數據網際網路區、工業高端研發製造區、工民用設計區、新興金融區、科技研發區、校院地創新轉化區八大産業聚集區。

  作為成都創新新引擎的成都科學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興隆湖水域、鹿溪河生態綠地為主體,8平方公里的迴圈、綠色水系景觀,將打造成為疏密有致、親水宜人、貼近自然的濱湖城市形態;將建設多個産城一體單元,構建15分鐘生活配套服務圈,高標準配套醫療、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生産生活服務環境;由快線、地鐵、有軌電車構成的網狀軌道交通系統,三縱主幹道直連中心城區,地鐵直達雙流機場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各系統環湖串聯、無縫換乘……

  以聚集全球一流的創新企業、創新研發、創新人才、創新資本為目標的科學城,如今已吸引中鐵軌道研發設計、川法生態科技園、德國北威州中心、諾基亞全球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西部創新園區、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等重大項目入駐。

  創業環境佳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扎堆

  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方迪智庫首席專家趙弘認為,成都佈局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是非常好的戰略構想,不久的將來,或許一個類似于日本築波科學城的研究機構和人才密集、諾貝爾獎獲得者涌現的地區將出現在中國西部的成都。

  在良好創業環境帶動下,成都創新創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1426戶,同比增長25.4%;新增註冊資本1464.99億元,同比增長81.8%。2015年,成都市新增科技型企業11032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7858億元;專利申請量7753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9791件,同比分別增長近20%和35%,分別居中國副省級城市第2和第3位。

  2015年7月,阿裏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佈《中國“雙創”生態研究報告》,提出成都將成為“中國矽谷”之一;8月,國際權威財經媒體《財富》雜誌將成都列入“2015年中國十大創業城市”。

  不久前,在WISE2.0 36氪創業生態大會上,由36氪公司、中國經濟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共同編制的中國創新創業指數顯示,成都在300多個城市中高居第六,成為中國“雙創”元年的強勢“崛起者”。

  2015年被稱作中國的“雙創元年”,成都推出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和“菁蓉匯”活動,並由此開啟了成都這座中國西部經濟重鎮的“雙創”探索實踐。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成都市已舉辦“菁蓉匯”主體活動19場,“菁蓉訓練營”25場,“菁蓉創享會”108場,近300家創投機構、6000余家企業及團隊、30多萬人(次)參與,參與項目獲得意向投資超100億元。

  此外,成都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中國中西部城市第一。“成都造”産品加快走向世界,“地奧心血康”成為中國首個進入歐盟市場的治療性藥品,成都造“翼龍”無人機處於國際一流水準。成都的高新技術産業蓬勃發展,電子資訊、軟體外包、生物醫藥、航空製造等産業已具備國際分工參與能力。

  創新政策加碼

  吸引創客做安逸“蓉漂”

  “安逸”作為一個獨具成都特色的詞語,是一種對生活對事物的滿足感,朝著這個目標,成都一直在努力。當前《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版》發佈,隨著對企業扶持政策的“加碼”,多重利好更加有利企業發展。

  “從大的趨勢看,中國的未來在西部,國家正奮力推動向西開放,必將創造不少發展新機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兼企業人才研究分會會長彭劍鋒表示,成都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是中國“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支點城市,在向西開放戰略中的地位突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能為創業人才提供廣闊的機遇。

  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突出市場化方向,以財政補貼方式支援産業園區、高校院所、孵化器、行業協會、産業技術聯盟等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中美、中德、中法、中韓等國際創新創業合作也將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和“蓉歐+”互聯互通戰略將深入實施,構建創新創業的國際合作平臺。

  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成都將出臺支援新産品開拓市場的扶持政策,深化創新創業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創新創業企業集群註冊模式,開展海外人才“市內註冊、海內外經營”試點等方面的制度創新。

  在這一系列政策助力下,成都這片創業熱土將續寫傳奇。

  (原載4月25日《聯合早報》)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