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政企業要不要攀附O2O?

2016-02-03 10:44:00    來源:搜狐財經    

  家政企業能落實好O2O模式固然是好事,但是O2O模式並不是任何家政企業一開始都能適配的,更不是單純的燒錢、補貼模式,尤其是對於那些還徘徊在迷茫期的大批傳統家政企業。

  春節臨近,筆者發現,今年的春節除了年貨、酒店席位等供不應求外,最突出的供需矛盾就在家政服務行業。筆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的家政服務人員需要提前半個月甚至更多時間預約,並且即便預約了,恐怕多數家政公司也是心有餘而“阿姨”不足。

  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準和消費水準的提高,加之家庭女性職業化的趨勢,需要家政服務的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如今,80、90後上班族為了趁著年輕打拼事業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工作,而同時他們或許也擔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那麼這個時候有錢沒有閒的他們是很願意把這些活外包給家政公司的。

  説了這麼多,是驚嘆今年春節家政市場火爆之餘再次承認家政市場是塊誘人的大蛋糕,並且,自國內O2O模式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後,家政O2O從2014年開始也一度被網際網路O2O投資潮熱捧。

  言歸正傳,説到O2O的“時髦”程度,如今,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向O2O靠攏。但O2O並不是任誰都能玩得起來的,一些盲目跟風的企業沒有領悟到O2O的精髓,瘋狂燒錢、促銷補貼,最後硬是把自己玩完了。而能玩得轉O2O的也是少數,餐飲O2O拼出了美團、餓了麼;出行O2O拼出了滴滴、快的;家政行業目前嘗試O2O模式的代表有阿姨幫、千米E家政、阿姨來了、家政無憂等,他們的模式也各不相同,關於上述家政企業的模式已有多篇媒體文章分析過,筆者在文中不再涉及。

  家政企業能落實好O2O模式固然是好事,但是O2O模式並不是任何家政企業一開始都能適配的,更不是單純的燒錢、補貼模式,尤其是對於那些還徘徊在迷茫期的大批傳統家政企業。對於這部分家政企業,傳統思維在他們身上十分牢固,各種舊習也不少。

  筆者曾于2015年8月走訪了南京當地大中規模不等的十家家政公司,一一了解了他們的運作模式後驚訝地發現,在如今網際網路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下這些家政公司們幾乎都還沿襲著老一套的運作模式,令我印象深刻地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家政公司對阿姨資訊的管理還是以紙筆記錄為主,阿姨的資料厚厚一沓,訂單來了找資訊匹配的阿姨有時候得翻半天;

  第二,有訂單時,不能分辨空閒阿姨與正在服務中阿姨,須打電話去確認,匹配訂單的響應時間長;

  第三,或借助諸如58到家此類平臺來接單,沒有自己的家政服務品牌,不能通過推廣形成品牌影響力、積累自己的用戶;

  第四,除非有投訴訂單,否則家政公司幾乎掌握不到僱主對阿姨服務的評價、對阿姨服務的滿意度等資訊,導致家政公司無法對阿姨的服務能力進行客觀評估以優化阿姨的品質。

  這些舊疾的存在嚴重妨礙著傳統家政公司的轉型,如何去談O2O?若是讓這些傳統家政公司盲目跟風,燒錢補貼,估計用不了多久也會把自己玩死。所以,在各種企業都嚷嚷著要實現O2O模式的時候,傳統家政企業更應該冷靜下來,思考該如何轉變自己的傳統思維,一步步調整自己去適配O2O模式。

  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筆者認為傳統家政公司要與O2O合體還需從長計議,家政公司把自身老一套的運作方式改正過來是大前提。

  首先,對於阿姨資訊的管理,完全可以借助家政辦公系統來幫助管理阿姨資訊,隨時錄入,隨時管理和維護,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

  其次,訂單來了,在家政辦公系統的基礎之上就可以在系統中一鍵自動搜尋、匹配阿姨資訊,區分開正在服務中與空閒中的阿姨,快速處理訂單。

  再者,家政公司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品牌,以便於推廣形成品牌影響力、積累自己的用戶。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地推這種傳統推廣方式已經收效甚微,而與其相反,手機APP則成為了現今最火熱的品牌推廣方式。家政公司不妨結合辦公系統或自主研發一個手機APP軟體,或與類似千米E家政這樣的企業平臺合作定制自己的品牌APP。

  最後,家政公司對阿姨服務效果的掌握筆者認為是必須的。一個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務連僱主的反饋聲音都聽不到的話,既不能保證僱主的滿意度,也不能優化改善阿姨資源的品質,一定是不利於家政公司長遠健康發展的。所以,一定要開放僱主對阿姨服務的點評功能,這一點可落實在PC端或手機APP端,實現資訊透明。

  O2O模式的出現對傳統家政企業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抓住機遇就必須禁得住挑戰、吐故納新,渡過向網際網路靠攏轉型的艱難時期,這是必經之路。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