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爆武漢大學出現85後正教授。記者向武大人事部相關負責人求證獲悉,這位年僅28歲的正教授叫鄧鶴翔,不久前剛被引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或是該校最年輕的正教授。(5月20日《長江日報》)
看看鄧鶴翔的簡歷,或許會明白他為何會被眾多網友羨慕甚至“膜拜”:2007年復旦大學本科畢業,201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該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曾三次參與完成美國能源部重大項目,兩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發表文章。
從中不難看出,“海歸”成為鄧鶴翔目前人生傳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亮點。而在目前全國80後的年輕教授中,“海歸”幾乎是共同的“標簽”。比如,活躍在武漢高校的80後教授多有海歸背景,且多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研究。
因而,在羨慕85後的鄧鶴翔能擁有這樣“顯赫”的人生資歷的同時,另一種“羨慕”情緒或更值得關注:面對國內引進的越來越多的年輕海歸教授,而他們的成長履歷幾乎是國內教育體系所不能複製的現實,人們不禁會問:何時國內的高校能培養出這樣“純原裝”的年輕教授?
這其實是個由來已久的疑問。臨終前曾留下“中國大學為何培養不出大師”之問的錢學森先生,差不多30年前就發出過這樣的感嘆:“在中國要想突破論資排輩真難!”
這兩種疑問與其説是一種歷史性的遞進,不如説後者已經為前者提供了答案。在這個背景下,再來觀察80後海歸學者現象,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答案。有網友在新聞的跟帖中説,在中國你得花30%的精力去對付人際關係,30%精力去弄資金,剩下的40%的精力才拿去搞科研,就算等你真的想搞科研了,你的精力也完了。此話雖有調侃味道,卻揭示了一種深刻的現實。
順著上述疑問,更有必要關注的是,引進這些年輕海歸,能夠讓他們在日後更長的學術歷程中實現與現今相匹配的學術成就嗎?
這種擔心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作為學術明星引進來的年輕教授,能夠保障他們充分的學術自由嗎?國際數學大師、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就曾對此表示過憂慮:在中國學術界掌握話語權的主要是院士和資深教授,他們的平均年齡差不多到70歲了。判定一個學生在學術上的研究結果,提拔優秀的年輕學者,生殺大權往往掌控在這些年老學者手中。而他們往往已多年不在學術研究前沿,那麼對於年輕人的新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就可能力不從心。因而,如何打破學術評價體系上的壟斷,使得評價體系跟上新研究成果的步伐,仍是影響鄧鶴翔們未來成就的一個不確定因素。
另一方面,“讓學術的歸學術”,是鄧鶴翔們成長所必須具備的氛圍。而目前由行政部門主導的高校評價體系,重教授、院士數量,輕具體學術成果,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相應的學術機制調整,引進年輕教授如果純粹只是學校的功利性之為,則極易導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劇。這方面,海歸教授的重新出走並不是沒有先例。
總之,人們對年輕的鄧鶴翔們表達羨慕和敬意,並不純粹是止于年輕人的奇跡,而更寄託了一種對“不唯年齡,只論成果”的優良用人、育人機制的希冀。換言之,人們希望不斷引進的海歸教授或年輕人才能夠對中國高等教育和學術界真正帶來“鯰魚效應”,而非止于符號意義。(朱昌俊)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