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當道反政客,對藍綠是警訊
在這場熱鬧的“學運”中,林飛帆、陳為廷等學生領袖備受關注。臺灣成功大學政治係教授周志傑受訪認為,就“學運”本身來説,學生的訴求都獲得了回應,也激起了臺灣社會對民主程式的檢視,引領臺灣青年思考全球化、經濟化下臺灣的未來前景,從這一點上來説,學生算是贏家,尤其是林、陳二人。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説,“學運”參與者眾,但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媒體能見度,而極少數學生領袖的“精彩表演”,則讓這場“學運”變成了媒體鏡頭下的一場行為藝術。林、陳等人在幾個轉捩點上的表現,顯示出他們至少有參選縣市議員的資質。
蘇嘉宏還提到,“太陽花學運”所展現的形式,也與以往有所不同。學生的聲音、現場的景象,透過網路傳得更遠,甚至登上CNN等國際媒體的版面。因此,對新世代的政治人物來説,對自媒體、社交媒體的運用,成為未來進行社會動員時必須具備的能力。
臺灣《聯合報》8日分析文章則認為,“反服貿學運”一改傳統的政治模式,執政的國民黨受重傷、在野的民進黨邊緣化,跳脫藍綠的第三勢力可望成為新興勢力,反映出“素人當道,政客退位”的新思維。而這股由素人主導的力量出現“反政治、反‘政府’、反政客”趨勢,對今年底“七合一”選舉可能形塑重要的影響,對藍綠都是警訊。
政爭惡果下,壓抑社會力大釋放
臺北市文字工作者龔濟8日在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説,有人認為這次“學運”是年輕人對臺灣前途的集體焦慮,更足以證明臺灣政爭惡果之嚴重。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專任副教授席代麟對此深表認同。
席代麟説,探究“學運”之所以爆發,一方面是“政府”對民意掌握不夠,雖説服貿對臺灣整體上是利大於弊,但是“政府”對民眾的宣導、溝通工作不到位,又急於求成,引發民眾疑慮。另一方面,在野黨也有自己的算計,看學生一“開槍”也湊了上去。
但最後如臺媒所言,這次藍受傷、綠被邊緣化。席代麟認為,這次學生也不願意淪為民進黨的“馬前卒”,而有自己的主題。如果要説“太陽花學運”的價值所在,他認為是讓人民團體進一步思考政治、社會議題,如何在藍綠對抗的氛圍下找一條出路。
席代麟進一步解析説,這次“學運”可以説是在藍綠惡鬥氛圍下壓抑的臺灣社會力的一種釋放,因為長期以來,臺灣的民意市場都被藍綠綁架,他們希望可以打開一個缺口,形成一個更大多數的主流意見。而這一點是“太陽花學運”中值得肯定和對臺灣有啟迪的地方。
“學運”破壞力不能視而不見
回到“太陽花學運”的過程和手段上,也存在“破壞力”。“立法院”被迫空轉,“行政院”被攻陷,公物被損壞,因此在退場後,“反服貿”學生面臨損壞賠償和相關刑責問題。“藍委”蔡正元表示,公民社會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臺“法務部長”羅雪瑩8日也表示不會對學生的違法部分“視而不見”,會依法辦理,標準不會因學生身份而有所不同。
席代麟認為,單從“學運”過程和手段説,佔領“立法院”對臺灣這麼多年所推動的民主成果、對臺灣的“代議制度”是個很大的傷害,對臺灣來説很沉痛。在民主社會,民意可以透過多渠道表達,但社會運動和群眾運動不該成為表達主張的常態,這個不在於人數的多少。
此次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問題,不能因是學生身份,或因其主張和動機得到認同而不去追究。“如果以後其他團體也‘有樣學樣’怎麼辦?”席代麟憂心地説。
[ 責任編輯:周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