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學生10日將退場,把“立法院”還給“立委”,服貿問題回歸“議會路線”解決。轟轟烈烈的“太陽花學運”持續了20多天,如今“花謝人退”,喧囂過後歸於平靜,給臺灣社會留下了很多討論和思考。臺媒和學者亦紛紛解析,探討的內容,簡單一句話就是:這場“學運”對臺灣的“得”與“失”。
服貿獲得全臺性的宣傳效果
“太陽花學運”起初以“反服貿”開始,在持續僵局中,反而激發出挺服貿的聲音,帶來“反服貿”與挺服貿的辯論。誠如臺“行政院”前發言人、臺灣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幼偉在“臉書”上撰文説,其實服貿去年就已送到“立法院”好幾個月了,但全臺灣沒幾個人聽過這個協議的名稱;而協議內容既專業又拗口,涉及産業多,“行政院”要是花錢去做宣傳,恐怕幾百萬銀子弄下去,也沒幾個人會注意或有興趣去讀一遍協議內容。這次“學運”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讓“兩岸服貿協議獲得全臺性的宣傳效果”。
臺灣《中央網路報》8日評論文章也認為,“太陽花學運”正面的意義,是讓原本不關心兩岸服貿協議的民眾,對服貿協議有進一步的認識。服貿協議生效,雖然不致立即讓臺灣經濟有突飛猛進的效果,但起碼可以為臺灣中小企業經營品牌提供另外一種機會。開放本來就會面臨衝擊,若因擔心負面影響而選擇不開放,終會付出代價。“透過這次‘學運’,確實會讓更多的臺灣人來認真思考服貿協議對多數臺灣人的利與弊。”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專任副教授席代麟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十分贊同胡幼偉和《中央網路報》的觀點。
[ 責任編輯:周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