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兩岸交集:兩岸簡繁文字知行觀 傳承中華文化

時間:2009-08-26 09: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開展,兩岸在文字上的討論亦成為話題。兩岸同文同種,講的是相同的語言,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繁體字、簡體字都是漢字體系文字,都根植于中華文化傳統,都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不同的只是大陸對部分文字進行了整理和簡化。

  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對簡化字怎麼看?自甲骨文算起,漢字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漢字發展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漢字簡化並非始於現代,簡化字的簡化方法,古已有之,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産。這其中包括同音替代、草書楷化,採用古字、形體簡化,新造會意字、符號代用等。漢字的楷化就使其原來基本象形的字演化成了後來基本上非象形的字。比如“水”的小篆寫法很像一條小溪,楷化後完全失去了象形。《説文解字》裏的小篆“塵”字是上面三個鹿,下面一個土。隸書就把三個鹿,簡化成一個鹿。到了敦煌變文裏就有了會意的更為簡化的“塵”,小土為塵。大陸簡化字只不過吸取了以前的成果而已。現有簡化字90%來自中國古代,許多簡化字是從書法草體來的。

  所以,拋開意識形態,漢字不存在要不要簡化的問題,而是如何簡化的問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葉籟士曾給臺胞寫過一個小冊子,淺顯易懂地介紹了簡化字的來由和記認法。最近看書,知道國共兩黨的先賢吳稚暉、王世傑、瞿秋白、吳玉章等都曾對漢字簡化做過研究。蔣介石本人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是傾向漢字簡化的。1935年民國政府教育部就公佈過《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1952年蔣介石還説,漢字還是應做適度的簡化,主張“先提出一個簡化方案”。臺灣也在簡化漢字,現在島內,“臺”字一般都不寫原來的字了,有人注意到臺灣電影《海角七號》的海報,“號”字已簡化。所以,簡繁之間不是生死對立的關係,而是一種文字體系內的兩種寫法。大陸1964年公佈的《簡化字總表》推廣近半個世紀,適合時代需要,已使幾代人在識字教育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絕大多數人都已習慣運用。由於兩岸的交流,臺灣很多人也漸用簡體,我的一位臺灣朋友還認為,大陸“陰”“陽”二字簡化得很值得稱道。簡體漢字已有標準字符集,已順利進入電腦時代。簡體字已被聯合國承認為記錄漢語的工具。新加坡、日、韓等國也在使用。為使臺港澳和海外僑胞閱讀方便,大陸的一些報刊出版物仍以繁體字印刷。讓人想不到的是,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根據不同意見而在海外做的民調顯示,贊成用簡體字的佔了大多數。

  談簡繁,有不同的認知。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是“用簡識繁”。大陸已普遍使用簡體,但有人主張學習古籍、書法,也要認識繁體。二是“棄簡復繁”。主張分批廢除簡化漢字,甚至恢復豎排模式,但理由不足,孤掌難鳴。三是“識正書簡”。印刷體儘量採正體字(繁體字),一般書寫可用簡體字,並希望兩岸就此達成協定,這一觀點卻引起不同的解讀。四是“繁簡由之”。認為繁簡體都是中國人的創造,都是中華文化的財富。港澳在繁簡的包圍夾擊下,要保持兩邊的經濟聯繫、血緣親情,必須“認繁識簡”。還有一種意見是,簡體字不應廢,可微調,主張海峽兩岸語言文字專家,把臺灣塵封已久的簡化字方案拿出來,互相討論,攜手推進漢字簡化工作。

  海峽兩岸十多億人口、海外幾千萬華僑華人各自習慣運用的文字,其實就是一種工具,不是政治等問題的不同見解和立場,也不是三天兩頭繁而簡、簡而繁瞎折騰而能奏效的。文字必須保持相對規範和穩定性,以利人們交際交流和文化傳承。習慣和約定俗成往往是任何行政命令難以改變的。要談論兩岸繁簡字的交集,起碼要對彼岸現行的習慣有起碼的理解和尊重。簡繁中國漢字是世界唯一保留下來的象形文字,雖歷千年而傳承,雖入電腦而不移(否定了拉丁化),我們要倍加珍視。(樂美真)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