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熱捧,朋友推薦,使不怎麼看片的我也找來影碟,抽空看了一遍。個人感覺還不錯,但各方的評論確有很大差異。
在臺灣第45屆金馬獎評選中,此片獲得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生活苦悶,期待彩虹,是引起人們共鳴的原因。在複雜交錯的臺灣記憶文化和南北差異裏,給人強烈衝擊的是“本土發泄”。我看到日本人寫的影評,題目是“《海角七號》為何叫我哭?”作者説此片使他哭了7次,他認為日本早已從臺灣現實退場了,現在要了結的是有關苦戀的傳説,或者説歷史的亡靈。他引用電影裏的話:我不是拋棄你,我是捨不得你。在大陸,年輕人似懂非懂,喜歡片中的現代音樂。雖然公開上映,但沒有出現轟動。
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反差,要説清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兩岸要各自理解對方的不同歷史文化現象,以此來觀察民情民心變化的痕跡。從這部電影的文化取向去尋找兩岸現實的感受和交集,才有意義。
大陸涉臺部門和人員現在都比較了解臺灣的“悲情意識”。1895年清朝割讓臺灣以及日據50年,是中國歷史上屈辱的一頁。但大陸比較關注的是臺灣人民反抗日本佔領及統治的史實,而很難體會到臺灣脫離母體被遺棄的感受。1945年以後到國民黨政權遷臺,臺灣人民在高壓、恐怖、戒嚴、腐敗的狀況下,對來自大陸的軍政人員的涌入産生反感、失望、厭惡,當時一些人的生活還不如日據時代。對比之下,使臺灣的一些人對日本有愛恨交織的感覺。自認為是“國際棄兒”的臺灣人希冀當家作主,盼望“出頭天”。而在大陸,抗戰8年,侵華日軍燒殺姦淫留下的血海深仇,至今未能消失。大陸熱映的電視劇《亮劍》,多少反映了這種集體記憶。兩岸要認真梳理歷史的本來面目,彼此理解由此産生的情感。從宏觀歷史觀來説,包括大陸臺灣在內的中華民族都應從這屈辱的一頁裏,獲得民族融合、強本富國的動力,而不是相反。
當然,毋庸諱言,臺灣經濟過去長期依賴日本,文化亦受日本的影響,哈日族不乏其人。有臺灣政論家認為,集體記憶和認知的被重塑,當然也使日本成了部分臺灣居民不自覺的一種鄉愁,《海角七號》即是這種無意識的流露。我希望這不是該電影編導者的本意,更願意理解那是臺灣鄉土文化的某些因素回歸臺灣民間,對此情感,不妨予以包容。 (樂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