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喜食熱物者、過食寒涼者都要提前補腎

時間:2014-09-01 15: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食道癌的發生中,不吃燙的、辣的東西,只是避免了這些刺激性食物對上皮的傷害,只是規避了食道癌發作的誘因,但是,喜歡吃燙的這個喜好,其實已經是內里虛寒的病理性表現,是食道癌發生的內因。單純地把引起食道癌的外因去除了,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從根本上給已經開始“怕冷”的食道補補火力,壯壯陽氣,可能就能避免食道癌的發生。

  這一點,已經被中醫研究者證實。他們發現,當食道的上皮發生癌變前期,及時服用六味地黃丸,可以遏制甚至扭轉癌變的進程。這種情況可以推而廣之到總是覺得肚子怕冷,吃了冷飲就胃痛、瀉肚的人,其實他們的胃腸也已經出現了“腎虛”的趨勢。我聽說過一個病例,是個年輕姑娘,才二十多歲,卻得了結腸癌。一般情況下,結腸癌還是有家族史的,特別是年紀輕輕就發病的人,遺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她的整個家族都沒有這個問題,為什麼她才二十幾歲就罹患了呢?細究她的生活習慣才知道,她是無涼不歡的,每天都要吃冷飲,她說這是她從小養成的習慣。她之所以早早患癌,就是這個惡習所致,等于生生用冷飲把腸道吃得退化了,吃得“腎陽虛”了,癌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生的。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對中醫的研究曾經很熱過一陣子。那時候,有人做實驗發現,那些胃里總覺得涼,吃冷東西就難受的人,當把探頭放在胃里時,他們的胃溫度是偏低的,明顯地比正常人低。

  相對人類36℃的恆溫體溫來說,低體溫就是退化,因為人類就是從低體溫動物進化過來的,一旦出現體溫的下降,就是返祖、退化。如果這個低溫發生在局部,那里就是“腎虛”無疑,也就是癌症的易患之處。所以,為了防止這種“腎虛”繼續惡化,返祖為癌症,不能僅僅是保溫,還應該有更加積極的預防方式,這就是補腎,六味地黃丸及更加適合自己的補腎方藥都是必需的。

  我身邊有個例子,男性,四十多歲,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因為擔心自己的胃炎發生癌變,所以一直吃六味地黃丸。他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滿頭白發了,之前一直染發,所以也看不出到底白成什麼樣。後來有一次染發過敏,差點兒住院,從那時起,為了保命,再不染發了。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白發居然慢慢變少了,至少沒有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頭發顯得比以前還黑!這就是六味地黃丸的功勞。其實他的白發和胃炎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因為“腎虛”,不同部位的“腎虛”改善了,白發自然也就變黑了,也算“買一送一”的意外收獲吧。

  我們其他人也一樣,所不同的是,你可能為了白發變黑吃六味地黃丸,沒準兒也就對一直不知道的胃炎有了治療效果,或者總是怕冷的腸道也悄悄有了活力……畢竟年過四十的人,不太可能全身都毫無虛損,多多少少會有提前“腎虛”的器官和組織。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