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娃哈哈成立醫藥保健品公司。
1994年,主力產品“娃哈哈平安感冒液”,最高銷售額達2 000多萬元,如今只剩下幾百萬元。
2002年,娃哈哈進軍童裝產業,當年銷售目標10億元,卻只銷售1億元,至今還在1億元上下徘徊。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恨不得把一個品牌做成全球每個行業的巨無霸,這就是他們的貪婪與過度自負,結果企業不但沒有做強,反而倒退了。
他們沒有意識到,一旦開始多元化、品牌延伸,專家地位就可能讓位給他人。我們逆向思維,我們如果購買某一種產品,是選擇品類中最好的一個品牌,還是選擇一個巨無霸品牌但產品卻處于品類中第二、第三的位置?回答肯定是前者。我們會購買品類中最好的一個品牌,除非品類中最好的產品的價格讓我們無法接受。
盲目無休止的跨行業擴張,將直接把一個成功的企業拉下神壇。企業家在戰略擴張中必須警惕,更要具備戰略睿智與戰略遠見。現在很多企業家成功後介入礦業,尤其是金礦,但在我與多位擁有10億元身價的成功企業家的溝通中,卻驚訝地發現,雖然他們在別的行業如房地產、珠寶、服裝、大賣場等做得很成功,但是當把資金投入到金礦時,失敗的卻比比皆是,成功者寥寥無幾。它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隔行如隔山,知識永無止境,一位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企業家,其一生只有謙虛與專注,只有每天學習與進步,才是他抵禦這些未知風險的唯一出路。
在剖析合俊集團破產的案例時,我們也介紹到其表面上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其實也是其決策層盲目收購礦業,向礦業投入巨資,卻發現根本不能產生預期的回報,等明白這一點時,已無力回天。再加上次貸危機引發的外國訂單大量被取消,最終把合俊集團推向了破產的境地。
因此,遵循資本擴張定律,不但是企業獲利的源泉,更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唯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