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經歷滄桑風雨,依然能在海外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歐美商業中心開設分店,年營業額超百億元;制定地方標準,擁有上百項專利,成為網路海洋裏的熱門商家……這些“高大上”的定義不屬於別人,而是上海灘上眾多老字號企業生存狀況的最新概括。
來自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最新資訊顯示,自2006年以來,上海共有180家企業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近日又有首批42家企業被認定為“上海老字號”。全部222家老字號,讓上海成為全國老字號的重要聚集地。
2013年,上海222家老字號銷售收入達1625億元,實現凈利潤20.5億元,從業職工數9.9萬人,每人平均營業額約164萬元。其中,4家老字號的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
除了優異的經營業績證明上海老字號“活”得不錯,2006年以來,上海還實施了258個老字號技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藝流程改造項目,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老字號達到38家,實現了經濟和文化“比翼齊飛”。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尚玉英認為,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海老字號企業能夠存活發展並獨樹一幟,除了始終堅守“誠信為本、公道守規、貨真價實”的商業道德,重要的是引入了現代經營理念,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市場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
已有350多年品牌歷史的上海雷允上藥業,為提高傳統膏方加工品質,2010年摸索出上海中藥行業第一部《膏方定制技術標準》,經過4年驗證,最近完成了標準化試點驗收,有望成為上海市地方標準。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擁有眾多知名品牌,還掌握了100多項專利,每年新品銷售收入佔公司銷售收入的三成以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蝴蝶牌縫紉機年産量最高曾達152萬台,與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錶一併成為當時年輕人結婚的“三大件”。經過一段時間沉寂,蝴蝶牌縫紉機以DIY(自己動手做)的新形象“重出江湖”,通過上海、北京、山東、山西等地的布藝培訓教室傳播縫紉文化,進而開拓網路銷售,近三年來每年銷售量都實現翻番。
過去,老字號往往“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在資訊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上海老字號企業大膽深度發展電子商務和連鎖經營模式,完善商業佈局,擴大市場份額。創建於1928年的西式糕點老字號上海凱司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近兩年通過連鎖經營拓展市場,目前在全部42家門店中,連鎖加盟店已達32家,連鎖銷售佔公司銷售總額的45%。
起源於2011年的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收購紐西蘭優質奶源企業新萊特,並於三年後在紐西蘭掛牌上市,邁出了資源全球配置的重要一步;作為中國內地唯一一家進入全球珠寶100強的企業,上海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將於今年底在美國紐約市第五大道開5000平方米的專賣店;有“上海點心大王”之稱的王家沙餐飲公司在香港開設的五家門店,目前年銷售額已超過1億港元,在海外拓展出老字號的新市場。(記者吳宇)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