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隨著經濟的轉型發展,人才和科技的力量日益顯現。面對基層對科技人才的渴求,從2008年開始,江蘇省從教育科技部門和全國高校選拔人才組成“科技鎮長團”,赴基層和企業進行挂職幫扶,加快了資訊的交流、人才的引進、技術的提升和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核心提示:隨著經濟的轉型發展,人才和科技的力量日益顯現。面對基層對科技人才的渴求,從2008年開始,江蘇省從教育科技部門和全國高校選拔人才組成“科技鎮長團”,赴基層和企業進行挂職幫扶,加快了資訊的交流、人才的引進、技術的提升和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記者孫彬
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隨著經濟的轉型發展,人才和科技的力量日益顯現。面對基層對科技人才的渴求,從2008年開始,江蘇省從教育科技部門和全國高校選拔人才組成“科技鎮長團”,赴基層和企業進行挂職幫扶,加快了資訊的交流、人才的引進、技術的提升和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基層有需求 高校有期盼 經濟轉型催生“科技鎮長團”
目前,江蘇省正在推進第三次經濟轉型。然而,由於人才和科技資源支撐不足,縣域經濟的轉型升級舉步維艱。面對“基層有需求,高校有盼頭”的現實,如何將高校豐富的人才資源引向基層經濟一線,把大量的科技成果導向發展前沿,是江蘇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江蘇省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過利平説:“高校有大量的人才資源和豐富的科研成果,這些正是基層轉型發展所缺少的,為何不把他們對接呢?經過深入調研,江蘇省委組織部聯合江蘇科技廳、江蘇教育廳,決定每年組織一批'科技鎮長團’。通過挂職副鎮長等職務,把以高校為主的科技人才引向基層,發揮人才的潛在優勢,實現企業、高校和政府的共贏。”
“建立'科技鎮長團’更深層次的考慮是,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江蘇科教人才優勢與經濟先發優勢深度結合起來,有效解決區域經濟轉型難題。”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南平院士説。
“科技鎮長團”堅持“按需選派、雙向選擇”原則,以縣(市、區)為單位、以經濟強鎮為載體開展工作。南京市人才辦副主任張明娣説,在工作中,“科技鎮長團”著眼于推動政府人才科技管理重心下移,打通科教資源與縣域經濟發展、高校和企業的市場通道的“隔膜”,讓創新資源向鄉鎮集聚,提升當地的經濟含金量。
地方對優質科技服務的渴求,讓“科技鎮長團”在實踐中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過利平説,“科技鎮長團”現在已推廣到全省,人數也從2008年的第一批1個團15人發展到2013年的第六批79團698人。“科技鎮長團”成員也在挂職中成長為複合型人才,高校的大批科技成果也走出書櫃落地結果。
--加強資源融合 “科技鎮長團”促政産學研協同創新
面對當前的市場形勢,許多企業想要轉型,卻不知道如何轉;遇到技術方面的困難,企業想要解決,卻不知道該找誰。“科技鎮長團”有效緩解了這一矛盾,加強了資源融合,有效促進了政産學研的協同創新。
據介紹,“科技鎮長團”入駐南京市江寧區以來,引進了大批項目和資金。企業的技術創新需求,得到政府的積極回應,獲得産學研合作專項的優先立項支援,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迅速崛起。
以南京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主任、博導戚湧教授為團長的第五批和第六批“科技鎮長團”赴江寧履職後,充分依託來自廈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圍繞江寧智慧電網、汽車製造、生物技術、電子資訊軟體與網路通信等重點産業,大力推動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同時,積極探索派出單位與江寧區産學研協同創新的長效機制,推動校地雙方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政産學研合作。
在江寧“科技鎮長團”的支援下,“千人計劃”專家章方良創辦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快速發展,生産的基因合成産品,客戶遍佈輝瑞、默克等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制藥公司。
“按照經濟學上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産函數,人才和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70%,而資本的貢獻率僅僅為30%。因此,人才和科技在拉動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挂職江寧區副區長的戚湧説。
“科技鎮長團”的每位成員挂職不同單位不同職務,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企業招才引智、招科引技。江寧團員張劍來自中國藥科大學,積極推動“創新在高校、創業在園區”的理念,為高校教師和相關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與培訓。不到兩年時間,中國藥科大學已有多名教授在江寧高新園創業。
--不斷探索創新 助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實踐中,“科技鎮長團”明確目標、強化管理,以創新的思路開展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為人才創新創業、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能量。
“科技鎮長團”帶來的不僅是高校的個別教授,而是一所甚至幾所大學,充滿著豐富的創新資源。浙江大學副教授楊家強任江陰市長助理後,江陰和浙大的聯繫緊密起來。不到一年,雙方對接88次,合作項目75個,浙大一批創新平臺在江陰掛牌成立。
在實踐中,“教授書記”“博士鎮長”也不是單兵作戰,而是發揮團隊作用、凝聚集體智慧為地方服務。戚湧説,江寧“科技鎮長團”一年內幫助100余家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産學研合作關係,幫助企業申報各類項目100余項,引進校地合作載體30余個,引進千人計劃專家6名、其他重要人才45名。
南京市人才辦副主任張明娣説,“科技鎮長團”成效明顯,江寧團爭取到市級以上科技項目資金上億元;棲霞團推動3D列印國家創新中心等載體成功落戶;浦口團深化與高校協同創新……
“江寧將'科技鎮長團’作為科技工作的專業力量、企業創新的協作力量、幹部隊伍的新生力量,真正發揮好他們在科學決策中的參謀作用和科技人才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周謙認為,“科技鎮長團”成員大多長期在高校工作,通過挂職又對地方産業和企業有了直接的了解,很快就能找到産學研合作的結合點,成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紐帶,助推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科技鎮長團”促進下,最近3年,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民營科技企業總數均翻了一番,全省企業研發機構增長了兩倍;企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增長147%、160%和161%。
人才是“科技鎮長團”的重要資源,用好人才能更好地幫助“科技鎮長團”創新。張明娣、戚湧等建議,今後“科技鎮長團”在成員的選派、考核上要大膽探索創新,在服務和保障上要不斷完善,為選派地區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