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廣東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分別是肇慶、揭陽、韶關,緊隨其後的為佛山、廣州、清遠
羊城晚報訊 記者薛江華,通訊員余家明、沈暉報道:20日至2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率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調研組來粵,就“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昨天,調研組在廣州召開座談會,聽取省有關部門的情況彙報。
環保廳在彙報時指出,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把珠三角與京津冀、長三角列為三大重點控制區,按照國家要求,“2017年底,珠三角區域PM2.5 下降15%、全省PM19下降10%,珠三角區域PM2.5濃度力爭在全國重點控制區率先全面達標”的目標,從目前情況看,要全面實現上述目標,還存在較大困難。
省環保廳:
需要國家給予支援
廣東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廣東在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上取得的一些成就後,也提到了當前要完成國家目標所面臨的四大困難。
一是黃標車淘汰進展極其緩慢,全省目前有129萬輛,營運的有20多萬輛,未到期車輛強制淘汰缺乏法律依據,只能通過財政補貼政策鼓勵車主提前淘汰;二是小鍋爐整治淘汰難度大,雖然燃煤燃油重污染小鍋爐整治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新問題不斷涌現。以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燃煤燃油存在供應廣東的天然氣價格高,企業生産成本大幅增長等問題。需要推進建立小鍋爐淘汰改造財政補貼制度,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淘汰重污染小鍋爐等;三是清潔車用成品油供應未能適應機動車污染防治需要,珠三角2010年開始實施國IV,但是第四階段車用成品油直到2013年底才全面供應,清潔車用成品油供應來源及價格政策的落實,需要國家發改委、中石化、中石油總部給予大力支援;四是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匱乏,珠三角作為三大重點控制區域之一,大氣污染防治目標高、任務重,需要國家給予支援。
省氣象局:
經濟轉型可減灰霾
廣東省氣象局介紹了一組關於廣東灰霾天數和GDP關係的數據。改革開放前,廣東基本沒有灰霾天氣,改革開放後,從1980年到2007年,廣東的灰霾天數與GDP成正相關,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當GDP從200億元增加到5000億元時,珠三角的年灰霾天數從20天增加到了80天;當GDP從5000億元增加到了1萬億元時,年灰霾天數增加到了100天;當GDP從一萬億元增加到1萬5千億元時,年灰霾天數增加到了120天;到2007年,全省GDP突破了3萬億元,珠三角的灰霾天數達到歷史最高的149天;從2007年到2013年,全省GDP逐年增加,但灰霾天數卻反其道而行,珠三角灰霾日數從2007年的149天,下降到2013年的65天。據悉,2007年以後,廣東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進綠色發展,灰霾天數逐年下降。
省林業廳:
樹木可吸附PM2.5
廣東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森林植物可以對污染氣體吸收凈化。PM2.5沉降困難,控制和治理難度大,森林樹木能有效吸附和移除空氣中的顆粒物,加速顆粒物的沉降過程,因此森林樹木可造林可減輕顆粒物污染。據測算,廣東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21438.56萬公斤,吸收氟化物10414.31萬公斤,吸收氮氧化物9217.74萬公斤,滯塵3763.43億公斤。
省林業廳透露,廣東規劃建設23條、1萬公里、805萬畝生態景觀林帶。目前,全省已完成生態景觀林帶6670公里。計劃消滅現有的500萬畝宜林荒山,改造10000萬畝疏殘林、純松林和佈局不合理的桉樹林,實現以鄉土闊葉樹種為主體的混交林全省覆蓋。全省已完成森林碳匯造林969萬畝。
省發改委:
探索節能量交易試點
省發改委則表示,要儘快編制完成廣東規劃建設的粵東西北新區和珠三角重大區域發展平臺的低碳生態專項規劃。大力實施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工程,逐步提高廣州、深圳等市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比例。
珠三角地區禁止新建燃煤燃油機組和企業自備電站,不再規劃新建、擴建煉油石化、煉鋼煉鐵、水泥熟料(以處理城市廢棄物為目的的除外)、平板玻璃(特殊品種的優質浮法玻璃項目除外)和有色冶煉等重污染項目。
研究開發碳排放期貨等衍生交易産品,推進林業碳匯等類型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探索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