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廣東的地方債有風險嗎?廣東財政收入對土地的依賴大嗎?在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財政收入是否會受到影響,能否保證民生投入等剛性支出?帶著讀者、網友的問題,本期“熱點面對面”,南方日報專訪了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
關於大家最關注的地方債風險問題,曾志權表示,截至2012年底,全省地方政府性債務債務率和債務負擔率均低於國際警戒水準,廣東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與經濟發展水準基本適應,債務負擔尚未超過償債能力,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南方日報記者 盧軼 通訊員 岳才軒
熱點1
廣東的地方債有風險嗎?
5市本級4縣(區)債務率相對較高
南方日報:中國的政府債務近年越來越受到關注。廣東此前也公佈過地方債的家底,總體風險可控。目前這一情況是否有變化?您此前曾透露過廣東部分縣市債務規模偏大,是否會採取措施預防?
曾志權:從省財政廳掌握的情況看(未經審計部門和財政部確認),截至2012年底,全省地方政府性債務債務率(債務餘額/可支配財力),為74.3%,低於國際警戒水準(100%);債務負擔率(債務餘額/GDP)為12.5%,低於國際警戒水準(20%)。由此可見,我省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與經濟發展水準基本適應,債務負擔尚未超過償債能力,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同時我們也發現,個別地區和部門債務規模較大、償債能力較弱,存在風險隱患。近期財政部提示我省5個市本級、4個縣(區)債務率相對較高。不過這幾個地方都是比較富裕的,償債能力也比較強,問題不會太大。
當然,對於部分市縣區域性地方債務稍重、部分市縣結構性債務重的問題我們還是會予以重點關注,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一是不斷完善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制度。通過建立實施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分析機制,定期對市縣債務風險進行監控,確保全省債務規模可控。二是督促市縣級財政優化支出結構,積極籌措資金,妥善安排償還資金化解存量債務。三是加大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監督檢查力度,切實防範化解債務風險。
總體而言,我們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工作的態度是“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適度舉債”,並堅持“誰舉債,誰償還”的原則。
熱點2
廣東財政對土地依賴大嗎?
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20%
南方日報:“土地財政”的字眼經常見諸報端,也經常遭人詬病。廣東是否存在所謂“土地財政”的現象?財政收入中,來源於土地的收入大約有多少?避免地方財政對土地的依賴,您是否有什麼想法?
曾志權:從我省的情況看,2008-2012年全省土地出讓收入佔來源於廣東的財政收入分別為9.76%、11.33%、15.03%、13.41%和11.91%,與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相比,比例分別為18.76%、20.85%、26.82%、23.43%和20.64%,佔比相對不大,在全國也處於較低水準。
而且在現有財政體制下,土地出讓收入實行專項使用,不能用於平衡公共財政預算和彌補一般行政運作經費。因此,就全省而言,“土地財政”問題在我省並不突出,但也不排除存在個別市、縣財政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程度過高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我省的土地出讓收入在正常合理的增長範圍內。下一步,我們將從健全完善制度體制入手,避免地方政府對土地過度依賴。
熱點3
當前形勢是否會影響財政收入?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可望增12%
南方日報:當前的經濟形勢對我省財政收支是否會有影響,預計全年走勢如何?
曾志權:今年以來,我省經濟延續去年底企穩回升的發展勢頭,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不斷向好,推動全省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財政收支情況良好。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收入增長呈逐月小幅回落態勢、部分地區收入進度偏慢、市縣收入品質仍待提高等,需要我們予以關注並積極採取措施解決。
今年後幾個月,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更加錯綜複雜,困難因素仍將存在,但也面臨不少有利條件。今年以來各地的投資建設力度增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潛在的消費需求仍然旺盛,轉型升級的成效和振興粵東西北的政策措施效應將逐步顯現。初步判斷,在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情況下,預計全年我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過努力可望達到12%的增長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為了支援災區災後復産重建,繼2011年壓縮行政經費2%用於改善民生和2012年壓縮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5%,省委、省政府又決定對省直部門公用經費壓縮5%,用於救災復産重建工作,省財政安排救災復産重建資金將超過12億元。
熱點4
財政如何支援粵東西北振興發展?
欠發達地區“四稅”增量今起5年返還
南方日報:7月底,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當中,財政對於粵東西北的支援力度相當之大。未來五年內省財政廳將通過整合資金存量、新增財政預算、增加融資渠道等手段,統籌安排資金6720億元,支援粵東西北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直接投錢,在利用財政杠桿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上,是怎樣的思路呢?
曾志權:的確,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除了直接的財政投入,更要激發粵東西北自身的增長動力,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説是再出重拳。
近期我們準備出臺一個新的配套文件,完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提升粵東西北地區財力保障水準。一方面,按照“合併專項,擴大一般”的要求,大力壓減專項轉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將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另一方面,將現行各項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每年新增資金全部用於財政增量返還和協調發展獎勵。其中:對欠發達地區縣(市)上劃省級“四稅”收入超基數的增量部分,從2013年起連續5年,以一般性轉移支付方式返還給當地。對經濟財政、社會民生、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縣(市),特別是發展優於平均水準的縣(市)予以適當獎勵。
■回音壁
廣東暫未監測到轄內銀行售自製固定收益理財産品
上期“熱點面對面”關於金融消費中如何識別防範陷阱的專題見報後,很多讀者、網友紛紛點擊南方日報官方微博和南網專題頁面,提出對近期金融消費相關領域的新政策和熱點問題的諮詢。
其中,不少讀者對最近新實施的《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引》提出疑問,表示不清楚實施該權益保護工作指引後,金融消費中的維權有什麼變化。
對此,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指引》從中提煉出具有普適性、關鍵性的法規條款,明確提出八項禁止性規定,即:
不得在行銷産品和服務過程中以任何方式隱瞞風險、誇大收益;不得在格式合同和協議文本中出現誤導、欺詐等侵害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條款;不得主動提供與銀行業消費者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産品和服務;不得在未經銀行業消費者授權或同意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金融資訊;不得向銀行業消費者誤導銷售金融産品;不得隨意增加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不得無故拒絕銀行業消費者合理的服務需求;不得在服務中對殘疾人等特殊銀行業消費者有歧視性行為。
此外,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涉嫌擅自銷售自製固定收益理財協議的事情,上海查出有個別銀行客戶經理私自銷售該産品。有網友擔心,不知廣東的銀行是否也有涉足該保險産品銷售。對此,廣東監管部門表示,廣東暫時沒有監測到相關轄內銀行銷售該類産品的風險。並將繼續督促廣東轄區銀行加強銀行員工行為管理,嚴禁員工私售或推介各類未經銀行批准的理財産品,切實防範相關風險。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
“熱點面對面”專題網頁請登錄
www.nfdaily.cn.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