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10月31日電(沈宇波)30日下午,在第八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一本由海峽兩岸高校聯合編纂的《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015)》文化藍皮書在廈門發布。該“報告”通過對數據的綜合分析,對2014年兩岸創意經濟領域發展狀況及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讀,指明未來幾年兩岸創意經濟新的增長點。
據了解,《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015)》由廈門理工學院與臺灣師范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聯合編撰,共分為“總報告”、“產業篇”、“熱點篇”、“案例篇”四大部分。整體分析兩岸創意經濟年度進展、熱點問題、行業品牌,以寬廣的視野和深入解讀,生動展示兩岸創意經濟最新成就。“產業篇”重點關注兩岸電影產業、會展產業、廣告產業、新媒體產業、數字娛樂產業、演藝產業、設計產業、文化旅遊產業、文化對外貿易。“熱點篇”聚焦互聯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以生態文明為內涵的文創產業戰略與特色園區建設、新常態下媒體融合、兩岸文創產業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與傳統村落的保護互動、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模式與類型建構等熱點問題。
“報告”顯示,2014年大陸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為24017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77%;增長速度為12.5%。而2013年臺灣地區創意經濟總營業額達到7856億元新臺幣,較2012年增加2.8%,約佔臺灣GDP 5.2%。
“報告”指出,2014年兩岸創意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宏觀經濟良性運行,創意經濟政策體係基本建成,兩岸文化交流與創意經濟協同發展走向新里程,都為打造創意經濟“升級版”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是“互聯網+”、“文化創意+”,力促創意產業融合發展與業態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引領創意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報告”通過對2014年兩岸創意經濟領域熱點進行的深度解讀,指出在未來幾年,兩岸創意經濟整體格局中,互聯網產業、新興“電商物種”、數字出版產業、粉絲經濟、信息消費與智能產業等高度關聯的產業集合體,以及特色文化產業、小微文化企業的迅猛發展,都將成為兩岸經濟重要增長極。
廈門市政府副市長國桂榮表示,創意經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創意產業更是關乎城市未來以及國家競爭軟實力,廈門與臺灣一水之隔,交往密切,在創意產業發展方面各具特色,戶互補性強,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臺灣的文創產業起步較早,在研發、運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廈門市十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其作為重點發展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不僅加快推進國家級閩臺文化產業實驗區建設,還搭建起海峽兩岸文博會、海峽兩岸圖交會等一係列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平臺。2015年前三季度,廈門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20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3%,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廈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此次發布的《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015)》更是通過專業化、係統化的研究,匯聚兩岸學界、業界專家學者的聰明才智,是兩岸高校攜手合作,實現產學研結合轉化的一次成功嘗試。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