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這也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促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
廣東作為製造大省,産業鏈完整程度和製造業水準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要求,從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突破發展等方面,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蛻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提高創新能力
落實加快科技創新“12條”
在《中國製造2025》明確的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中,“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居首。
2014年數據顯示,廣東有效發明專利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保持全國第一,智慧財産權綜合發展指數、保護指數和環境指數均居全國首位。2014年,廣東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比重為2.4%。區域創新能力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為加快廣東科技創新,年初,省政府出臺了2015年“1號文”—《關於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從創新券補助、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等方面提出了12條政策,多條舉措在國內為率先探索。據悉,廣東將圍繞這12條科技創新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紮實抓好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推進兩化融合
認定首批智慧製造骨幹企業19家
《中國製造2025》指出,要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慧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廣東高度重視兩化融合工作,以技術改造為抓手,推進製造企業資訊化升級改造。數據顯示,通過實施資訊化改造,2014年我省重點行業骨幹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1%,100%大型企業和超過60%的中小企業建立了管理資訊系統。
據了解,我省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啟動《廣東省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編制工作,認定首批智慧製造骨幹企業19家、培育企業23家。
同時,“機器換人”浪潮也已在廣東展開,借資訊化和智慧製造助推産業和經濟的轉型升級。今年3月出臺的《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明確,從今年起3年累計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今年,我省目標實現貫標試點企業超過300家,通過國家和省貫標評定企業超過90家,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企業超過2500家;形成2個規模超100億元智慧製造集聚區,全省機器人製造及相關智慧裝備總産值380億元;創建10家國家和省級工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創新試點。
另外,接下來廣東還將繼續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力爭實現全年新增光纖入戶300萬戶,累計超過900萬戶;新增3G/4G基站14萬座,累計超過49萬座。並在全省範圍內推廣免費WiFi服務。據了解,在未來的3年裏,名為“i-Guangdong”的免費WiFi將逐步覆蓋全省公共交通、商業街圈、公園綠地等15大類公共區域,借此進一步推動無線局域網在珠三角重要區域和公共場所的全覆蓋。
高端裝備發展
建3個工業機器人研究院創新平臺
《中國製造2025》提出,應瞄準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産業快速發展。
以雲計算為例,作為資訊技術産業的發展重點領域之一,雲計算在廣東發展已初具規模。2014年,我省雲計算産業規模超過3480億元。據了解,今年我省將推動20000家企業進入“廣東工業雲”、佛山“中國線上製造”等雲平臺上線應用。
在大力發展智慧裝備和産品方面,廣東將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等智慧裝備,建設廣州、佛山、東莞3個工業機器人研究院創新平臺。發展智慧家居、智慧可穿戴設備等智慧産品,2015年目標實現年産值超億元的智慧製造骨幹企業60家,其中機器人製造及系統整合骨幹企業8家。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