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昨日(5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匯聚社會力量增加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會議稱“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競爭擇優選擇包括民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擴大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並依據績效評價給予合理回報,是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改革舉措。”
北京大岳諮詢總經理金永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制約PPP項目推廣的一個原因是好項目太少,“項目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現金流,現在重要的是對PPP項目構建現金流。只要是有好的項目,融資不是問題,無論是項目本身的收益還是政府出錢,這都是現金流,有現金流PPP才好順利推廣。”
需簡化PPP項目審批流程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持續推進PPP項目,累計推出的項目總投資已超萬億。5月12日,河北省舉行PPP項目推介會,推出首批32個重點項目,估算投資總額達1330億元。這32個PPP項目內容涉及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領域。其中,7個項目當天實現簽約,總投資額達168億元。
國務院會議要求,要簡化審批,保障項目用地,支援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基金,用好稅收優惠、獎勵資金、轉移支付等手段,多措並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産品和服務項目的投資、運營管理。
南京卓遠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説,近期國內開展比較多的PPP項目,面臨的一大困難就是審批問題,PPP與傳統基建模式有差別,很多PPP項目前期投資已開始做,但很多時候是卡在審批。基礎設施項目一般是發改委立項、主管部門審批,而PPP則更加複雜,有些項目前期面臨協調的問題,審批手續較多,影響了PPP項目進程,因此精簡流程非常重要。
吳健説,除了審批層面外,在投資層面,PPP是對社會資本的一次大檢閱,目前相對成熟和體量大的項目,都是央企或省級企業,而真正民營資本介入的都是些較小的項目,比如污水處理等。“如何構建産業聯盟,建立比較大的PPP項目,讓更多的所有制的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值得關注。”
會議還提到,要鼓勵項目運營主體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優勢,支援社保和保險資金參與項目。
吳健説,直接融資在PPP項目中已經開始,比如成立産業基金資産證券化,或者通過股票直接融資,而不再是過去單一的債務融資,“直接融資的目的,一方面降低融資的成本,另外還可以讓風險的分散更為合理,比如政策性風險由政府承擔,金融風險由金融機構承擔。此舉對於激活資本市場、創新渠道也非常有利。”
金融政策制約投資
目前,各類社會資本對PPP項目躍躍欲試,其中就包括基金、信託、券商等。各地也紛紛推出産業基金,借力産業基金吸引各種社會資本投入PPP項目。
吳健説,目前金融機構參與PPP項目比較多,既有股份制銀行,也有政策性銀行,還有券商、信託等,但目前除了政策性銀行有相關文件外,其他很多還在轉型或設計新産品中。
此前,安徽路網董事長劉義富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PPP最大的問題依然是金融政策存在障礙,社會資本躍躍欲試,但商業銀行(這一方面)的政策不明朗,影響了項目落地。
中國城市投資網首席經濟學家丁伯康説,現在民資參與PPP的顧慮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方面擔心政府的信用度和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是項目的收益水準偏低,與他們的籌資成本,投資收益不匹配。“當然民資的融資能力受金融政策影響,無法利用金融杠桿,如利用PPP項目公司去融資,存量資産證券化等,也客觀上制約了他們的投資。”丁伯康表示。
常務會議提出,要建立公共服務價格和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堅持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公平負擔,保證社會資本和公眾共同受益。同時,要完善制度,規範流程,加強品質監管,提高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與效率。
金永祥説,這次會議提到價格調整機制,有助於構建現金流,對PPP項目的推廣進一步規範流程和運作。
《《《
污水處理缺資金幾千億 需讓民資公平參與PPP項目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相關人士接受每經專訪談PPP模式前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上海
5月1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競爭擇優選擇包括民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擴大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並依據績效評價給予合理回報,是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改革舉措。
近日,財政部、環保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對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操作流程作出明確規範。
然而,相較于中央層面的大力推進,地方政府和企業在這方面卻“行動遲緩”,目前,全國並沒有一例成功的PPP典型案例。PPP推進到底遭遇了什麼問題,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之間缺少了什麼,行業如何看待PPP項目?
為了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在2015第十六屆中國環博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博天環境董事長兼總裁、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趙笠鈞。
政府不應捂著好項目
NBD:近年來,政府推進PPP項目的步伐在加快,您如何看待PPP模式?
趙笠鈞:我覺得從PPP推出的背景就是從公共私人和合作夥伴概念的提出,契合了現在對整個公用設施市場化的改革方向。
但是,對PPP這個發源於國外的表述,其實對這三個“P”有一些我的這個考慮,中國不一定要完全照搬外國,比如Private,我覺得在中國並不適合;我更希望第二個“P”應該叫professional,專業的,應該是政府的公共服務交給第三方專業化的公司來建設運營管理;第三個“P”就是Partnership,夥伴關係,從一開始就是一起來合作,一起來探討,應該要有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和BOT項目單向的投標相比,在整個有關推進PPP文件裏都沒有出現過招投標的説法,是夥伴之間的深入溝通、交流,基於各方利益的平衡最後達成的合作模式。
NBD:當前,政府在極力推進PPP項目,作為企業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趙笠鈞:現在社會確實很熱衷於做PPP項目,在政府主導下,社會各界都在積極地響應。但是,這裡面有幾個問題,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缺錢;另外,如果一些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由政府主導的話,效率比較低,管理成本比較高。
因此,政府拿出來的東西不能是甩包袱,好的東西政府都守著,其他的項目採取PPP模式。我認為政府要平衡各方利益,政府應該把亟須解決的問題和好的資産一起拿出來,通過各種資産組合,既讓資産好、收益好的項目可以起到保障作用,同時又可以對那些非收益的或者收益不能完全覆蓋的項目,有一個合理的支付安排。
但是,現在從政府角度來看,大多情況下都是把那些收益不確定或者收益不能完全覆蓋的項目拿出來做PPP,讓社會資本參與。
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NBD:現在PPP項目的成功案例並不多見,您有什麼建議?
趙笠鈞:我認為現階段,中國尤其需要建立一些示範項目。政府可以提出一些方向,希望公共産品、公共服務引進專業化的公司,然後建立相應的模式,目的是為了降低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價格,同時提升品質,一旦進入市場以後,完全按照市場的規則來做。
NBD:近期,貴公司在寧夏、山西等地都有一些PPP項目落地,您能分享一些推進PPP項目的經驗嗎?
趙笠鈞:我覺得其實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講,我們當然一方面就是要緊跟政策的導向,作為一個企業,要順勢而為。
第二,企業要在積極地踐行這些項目的同時,還要保持更理性的思考。面對這麼多的機會,政府都希望來做PPP,我們的價值在哪?如果我們不能給政府提供真正的價值,我覺得就不要跟風,所謂真正提供給政府的價值就是,真的能夠幫助政府解決資金的問題,從一開始幫政府設計整個頂層結構,需要更全面地、更有高度地去理解政府的這些需求,才能更好地契合政府的這些需求。
第三,從PPP的角度來講,需要有環保、投融資、法律等多方面的人才儲備。
PPP市場前景受期待
NBD:您認為什麼樣的項目適合採取PPP模式呢?
趙笠鈞:現在PPP的項目,首先從public的角度來説就是公共産品、公共服務。公共産品、公共服務比如説像道路、水、燃氣甚至可能包括一些電力、通信等都是,因為它的價格是受到政府監管的,不像其他産品完全市場化,公共服務有政府對價格定價的干預,因為要保證民眾對公共産品的承受力。
從這個定義來講的話,現在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有一些是可以完全覆蓋收益的,比如建設高速公路,建成以後收費多少基於全成本的核算就沒有問題,有一些是叫部分成本覆蓋,比如説污水處理廠,老百姓交了一些費用,但是不足以覆蓋,政府還要補貼一部分。
NBD:您對未來PPP項目市場發展規模有什麼預期呢?
趙笠鈞:我覺得從需求來講的話,如果就污水處理來看,現在我國一年的污水處理規模是400多億立方米,跟美國現在的污水處理規模相當。如果到2030年,中國將有超過10億的城鎮人口,那時我們的污水處理規模最少是當前美國的3倍到4倍,也就是説我們僅污水處理需要的投資就有幾千上萬億元,政府如果不啟動社會資本,是很難想像的。
其實,政府可以把一些能市場化運作的事情都交給市場,形成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