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吳雨、劉錚)7月全國人民幣存款減少近2萬億元,令市場大為驚嘆;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經過銀行理財等資産管理産品分流走了。人們不免要問,理財分流的錢哪去了?是否去了該去的領域?又存在哪些隱憂?
理財分流的錢哪去了?
央行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元,同比多減1.73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08萬億元。央行稱,初步估計,7月份銀行理財等資産管理産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衝時點的資金用途結束後,存款變成理財資金被分流了。這就造成了每到月末資金就變成存款,一到季初又變成理財嘩嘩地出去。”因此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3.79萬億元,創15個月新高,而7月存款卻大“跳水”。
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國已有498家銀行發行並登記了理財産品,存續51560隻,理財資金賬面餘額12.65萬億元。巨大的理財資金令人不禁想問,這些錢都投向了哪?
連平認為,目前看來,銀行的理財資金以投向實體為主,大多數符合國務院強調“理財産品資金運用原則上應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的要求。理財登記系統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的理財資金餘額中約有8.48萬億投向了實體經濟,佔全部理財資金餘額的67.04%。
不過,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指出,部分理財業務仍擺脫不了影子銀行之嫌,其資金的投向範圍比信貸資金寬泛,投向了産能過剩、貴金屬投機等高風險或非實體經濟領域,對於宏觀經濟來説,存在一定的資産泡沫,也影響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
[責任編輯: 劉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