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糧收購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本該是農民歡慶的好日子,但一些地方卻陸續傳出消息,今年秋糧收購價格比較低迷,不少省份開始啟動最低價收購。田間地頭把汗水揮灑,農民盼望一年好收成。豐收糧如何換來更多增收錢,成了種糧戶的心事。
糧食豐收了卻賣不起價,農民很著急,入社農民和訂單農戶卻不太愁
“麥子賣完了,玉米卻要不上價。”河南省南陽農民謝新成從收購商手中接過一沓錢,沒顧上數清楚,笑著揮手送別運糧車,轉身看見堂屋裏4000多斤玉米堆積如山,笑容立刻消失。謝新成掰下一粒玉米説,水分很足,不能存放太長時間。“但現在收購價太低,不想賣,又怕等不來高價,虧的還是自己。”
農民種糧賣錢,增加收入有二盼,一盼産量連年增長,二盼糧食收購價格再高點。但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謝新成看來,今年的糧價確實不怎麼給力。
今年小麥收購期,河南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截至9月30日,累計收購小麥121.4億公斤,平均收購價2.37元/公斤。謝新成粗略算了一筆賬,賣糧食的錢除去種子、化肥和農藥成本,結余不到2000元,這還不算人工費。10月份,河南南部地區中晚稻豐收,信陽、南陽和駐馬店三市隨即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平均收購價1.35元/斤,略高於市場價。
與謝新成不一樣,信陽市潢川縣農民林海銀絲毫不擔憂自己的糧食賣不上好價錢。3年前,他加入當地一家糯米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只種糯米稻,種子、化肥、農藥、管理有專家指導不用操心,糧食收穫後不愁賣,更不愁價格,每年還能空出3個多月進城打工。”説起合作社的好處,林海銀如數家珍。
同樣是種糧食,新鄉市延津縣農民李先德比林海銀更幸福。對李先德而言,幸福來得有些突然。“種了半輩子小麥,頭一回遇上這麼美的事。”自從家裏的麥地納入河南金粒麥業有限公司認證的有機小麥生産基地,李先德的小麥還沒播種就已經有了買家,而且“身價”大增。
説到農民種有機小麥嘗到甜頭,金粒麥業總經理程好民難掩自豪,正是他為小麥種植戶搭建了致富橋。程好民介紹,公司受貴州茅臺委託,在延津建立茅臺專供有機小麥基地,簽訂協議吸納農民參與,採取訂單種植形式,茅臺以高價收購,同時在農資、有機肥和生物農藥上給予補助,農民兩頭受益。
但事實上,能享受李先德一樣“待遇”的種糧農民,畢竟少之又少。
主食産業化,小麥加工成主食增值3—10倍,糧農每人平均增收1200元
糧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糧農口袋更鼓,事關國計民生。
有數據表明,小麥加工成麵粉、餅乾、掛麵,每公斤增值3—10倍。從大糧倉跨向大廚房,2011年,河南提出主食産業化發展思路,建設糧食經濟強省。為此,河南設立“省政府建立主食産業化專項資金”,整合涉糧、涉農資金2億多元,有針對性地對134個主食産業化和糧油深加工項目給予貼息支援,同時帶動222個主食産業化項目建設。僅一年時間,河南省2012年糧油加工業總産值已達1671.8億元,較上年增長9.5%。
湯陰縣的糧食加工轉化量就十分可觀。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湯陰糧食加工能力已達240萬噸,而全縣糧食總産僅39.4萬噸,這意味著湯陰還要消化周邊地區200萬噸糧食。益海嘉裏集團在湯陰建成日加工2400噸小麥精製粉生産線,一條線就能帶動小麥種植100萬畝。湯陰糧食産業化勢頭強勁,直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3.2萬餘人,帶動農戶超過10萬戶,促進農民每人平均增收1200元,佔每人平均純收入的28%。
“今麥郎麵粉廠能把咱村的糧食全‘吃’掉,價格還不低呢!農閒時還可以進廠當工人,收入也不少。”湯陰縣伏道鄉侯莊村村民張軍正在麥地裏揚起水管給小麥澆水。今麥郎麵粉(安陽)有限公司在湯陰縣年處理小麥20萬噸,帶動小麥種植50萬畝。
老牌糧食生産大縣漯河市臨潁縣也在跨越前進。縣委書記王國幹介紹,臨潁以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為經營主體,依靠漯河聯泰食品有限公司、天冠集團等農業産業化大型企業,構建起糧食、無公害蔬菜等多個類別的農業産業化集群,打造“生産—加工—銷售”全産業鏈。
龍頭企業當好“火車頭”,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成為産業鏈上的農業工人
一個麵粉廠或食品加工廠只能稱為糧食加工企業,糧食産業化要打造的是完整的産業鏈條。這根鏈條中,發揮龍頭企業的“火車頭”作用,更好促進糧農增收,至關重要。
作為河南糧食産業化龍頭企業,鄭州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算是速凍食品行業的“大佬”,他們的産業鏈條從土地到餐桌實現了全覆蓋。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這些“大佬”力促原料基地建設,通過“公司+農戶”模式,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購銷關係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思念食品首席運營官王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小麥收購價一斤不到1.2元,磨成麵粉再做成水餃,一噸均價15000元,除去餡料成本,小麥的價值提升了3倍多。目前思念95%的原料糧從河南省內採購,帶動25萬農戶。
龍頭企業帶動的還不止一般農戶。河南黃國糧業也是思念速凍食品産業鏈上的一環。為滿足速凍食品對高品質糯米粉的需求,黃國糧業在潢川縣成立了糯米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林海銀就是入社農戶之一。林海銀只管專心按要求種糧,黃國糧業高出市價收購,磨成糯米粉供應思念公司進一步深加工,做成美味的湯圓,走進千家萬戶。
在這個鏈條中,各方多贏:林海銀得到了比種植一般糧食更高的回報,黃國糧業從一個規模很小的糯米粉製造商發展成為糯米粉行業的大型企業,思念食品公司則以高品質産品贏得市場,目前思念國家級技術中心擁有通過CNAS認證的國家註冊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獲得126個國家認可。
“思念的第一車間應在田間地頭,最終要讓農民成為思念産業鏈上的農業工人。”説到食品龍頭企業如何更好地促農增收,王鵬幹勁十足。他説,公司目前已與基地農戶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體制,通過採取簽訂合同、支付預購定金、發放生産扶持資金、賒銷生産資料、提供系列服務、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種聯結方式,公司與農戶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效果很好。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葉優良認為,龍頭企業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意義重大,政策面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扶持糧食産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他同時建議龍頭企業應進一步優化完善和農民的利益聯結分享機制,讓農民的豐收糧能換來更多的增收錢。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