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畫卷上,城鎮化早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端詳這幅宏偉的畫作,城鎮化的線條與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軌跡交疊在一起。
下游主要行業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量拉動分析 | ||
---|---|---|
鐵路、公路基建投資 | 房地産投資 | |
工程機械設備投資佔比 | 9.20% | 1.60% |
土方及鏟運機械 | 82.70% | 2.60% |
混凝土機械 | 18.10% | 23.20% |
起重機械 | 0.20% | 26.10% |
路面機械 | 61.40% | |
樁工機械 | 3% | 27% |
其他 | 34.60% | 21.10% |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國家統計局、東興證劵研究所 |
中新網4月19日電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畫卷上,城鎮化早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端詳這幅宏偉的畫作,城鎮化的線條與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軌跡交疊在一起。
80年代“控制大城市,發展小城鎮”,1998年“小城鎮大戰略”城鎮化的概念代替了城市化的表述。十五計劃,城鎮化發展方針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邁進。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品質”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城鎮化穩步推進、基建投資的繼續擴大、房地産剛需不減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助推器。
城鎮化助推基建投資 或成為未來的有利支撐
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個城市居民,城市需新增固定資産投資50萬元,而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涌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將增加約1300萬,因此將帶動6.6萬億元城鎮建設投資。而這不到10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提升所帶來的固定資産投入是驚人的。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的測算,2010至2015年間,由城市化帶來的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量可以達到9萬億元。
城市群的發展依賴通暢和低成本的物流、資訊流、資金流,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將成為趨勢。2011年,全國鐵路共完成投資4610億元,而2012年全國鐵路基建投資計劃經過四次調整,由年初計劃的4060億元一再追加到5160億元。城市軌道交通方面,2020年我國將有近50多個城市發展軌道交通,超過7000公里,覆蓋中國主要大城市。
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城市群投資的增量來源。城市群的發展對基礎設施需求增加,供水、排水、供電、供氣、垃圾處理等都會隨著城市群功能的提升而要求越來越高。“十一五”期間,我國基礎設備投資佔總投資的比重持續降低,存在著“欠賬”問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佔比僅為5%左右,遠低於發展中國家10%—15%的平均值,存在很大的供給缺口。
2012 年下半年,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鐵路投資、基建投資加速、設備招標重啟;2013 年,大量的鐵路新線通車將使車輛設備的交付進入一輪小高峰,工程機械行業的機會週期也許已經到來。
今年1月,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徐工集團K系列混凝土攪拌車排成長龍發往甘肅市場,進駐中國西北,1至3月徐工混凝土攪拌站銷售量同比增長2.5倍,混凝土攪拌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3倍。目前,徐工已形成4-16方系列型譜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已在城市村落、大江南北效力經濟建設。
城鎮化蛋糕並非一食永逸 核心技術才是競爭本錢
過去的30年,中國走了一條快速城鎮化之路,到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突破50%,達到51.27%,工程機械行業在這幾年迅猛的發展,各企業紛紛跑馬圈地建立生産基地,競爭加劇。2012年發展過快産能過剩的問題暴露出來,以履帶式推土機為例,目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量不足2萬台,而國內企業的産能早已突破了這個數字。平地機前幾年只有5-6家製造企業,目前已經上升到14家。工程機械行業出現整體放緩,行業出現了不景氣。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田廣范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前兩年發展太快了,2007年到2011年每年幾乎增長到40%左右,而正常情況下一個行業平均每年的發展速度應該在15%到25%。”
産能過剩、産品同質化現象、國際貿易的困難(如巴西調整進口稅額,對從中國進口工程機械産品徵收的稅率整體增長25%,為中國産品的進口設置了障礙。)漸漸阻礙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由於沒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能力,産品差異化小,現在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其實就是成本領先優勢。工程機械行業存在規模效應,規模大的企業邊際成本低,在談判中的議價能力也更高。因此廠商也更願意擴張自己的産能,提高自己的話語權。在以成本領先為核心競爭要素的市場環境中,行業競爭的結果將是市場份額向有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集中,小企業將被淘汰。在面臨行業洗牌的形式下,開拓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
亞洲製造業協會國際部總監常徵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表示:“城鎮化以及軌道交通的發展能夠為行業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卻不是長線和可持續的,更核心的是要提高企業自身的核心技術能力。”
從全局看,行業在夯基礎、攻高端、強管理方面已取得成效。例如徐工集團以“基於大型工程機械自主創新的徐工科技創新體系工程”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同時,徐工集團8項成果分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其中,徐工建機“1000噸、2000噸履帶起重機關鍵技術及産業化”項目喜獲一等獎,徐工科技“大噸位裝載機及其核心技術的研發”、徐工築路“GR150M平地機”、徐工基礎“XZ3000水準定向鑽機”、徐工重型“多功能舉高噴射消防車關鍵技術攻關及産業化”4項成果獲二等獎。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臂架系列泵車及其關鍵技術》項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另外,行業在“兩化融合”方面也取得了成就。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了國家級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2012年)名單,其中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柳工機械、福田雷沃國際重工等工程機械企業入選。
工程機械行業有良好的成長前景 2013期待復蘇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固定資産和基礎建設投入測算,工程機械行業增速仍然要求保持在17%左右。有觀點認為,2013年工程機械行業將進入溫和復蘇階段。新型城鎮化對基礎建設投資的需求較大,連接城市群的軌道交通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新型城鎮化將是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新契機。
農銀國際發佈的工程機械行業報告指出,2013復蘇之年,伴隨著2012年的深度調整,機械設備銷售商們已經經過了持續的庫存清理階段。同時,伴隨著大量新的建設項目的開工,我們預期2013年機械製造市場將出現反彈。
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徐工集團為例。今年3月徐工出口超10億刷新了其單月出口新高、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佔有率提升2個以上百分點、壓路機、裝載機、攤鋪機等路面和鏟運機械佔有率提升4.6個以上百分點、柱工機械一季度銷售收入翻番、隨車起重機3月簽單超億元創記錄、環衛機械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挖掘裝載機獲千萬元批量訂單。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接受中新網採訪時曾表示:“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與經濟週期和國家投資政策關聯度較強的行業,正因為如此,雖然當前行業發展面臨著很大挑戰,但我們從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從中國城鎮化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和我們在水利建設、保障房建設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巨大需求,從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加速國際化進程上,都可以有十分堅定的信心,中國工程機械仍然有著良好的成長前景。”(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