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萬高校畢業生,2014年的就業季更加艱難。智聯招聘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截至2014年2月底, 31.8%的學生尚未拿到任何offer,約六成學生擁有1~3個offer,拿到offer的學生平均投遞簡歷量為29份。
數據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就業故事,有成功也有挫敗,還有一些“怪圈”,絆著年輕人的步履——學歷越高越“滯銷”?能乾女生沒人要?找個工作也“拼爹”……值得思索的是,亟待改變的究竟應該是個人,還是“怪圈”。
博士:滿意的工作不好找
“讀本科的時候,人家説讀了碩士就有好工作了,後來又説,其實還是博士好找工作。”張桃説,自己一步步讀成了博士,但找工作並不輕鬆。
2009年,西北地區一所民族大學歷史系大四學生張桃第一次找工作。在她看來,四年只學了點歷史的基礎,就業面太窄。同班同學大多去中小學當歷史老師,好一點的去當選調生,或者當村官。張桃身體較弱,不能長時間站著,她想“只要是穩定的工作,就行。”
投了幾十份簡歷,面試五六次後,張桃考研了。她把目標定在北京一家科研單位的國際政治係。壓力和艱辛可想而知。她最終走進研究生筆試考場時,已經幾天沒好好睡覺了,“腦袋疼得想撕卷子”。幸運的是,她考上了。“那時我想,最起碼以後能找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兩年後,碩士張桃的選擇面寬了很多,出版社或雜誌社都有一些適合的職位。但她的想法變了。讀碩期間,導師帶張桃和一些博士寫書,這個過程讓她有了新的體會,“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寫作,但文筆還差很多,我想再讀一讀。”
沒有太多糾結,張桃考博了。現在,博士張桃又開始找工作了,她想留在北京,繼續搞科研。
張桃發現,國際政治聽著大氣開闊,其實“太窄”,北京的眾多高校中,開這個專業的也就十分之一;一些招聘基礎科研人員的單位,動輒七八百人申請十幾個職位,或者要招5個人,來二三百人面試;當然,這些單位還優先考慮北大、清華這類北京高校裏的“頭牌”;去出版社相對比較容易,但能提供戶口的也不多……
“在人事科的科員面前,我的腰彎成了90度,陪著笑臉,只説是是是。”一位在廣州就讀的神經外科博士訴苦説,自己讀完博士就快40歲了,有時想想都不敢面對這個年齡,但是,現在很多單位直接從本科看起,要求基礎學歷是“211”大學,還要年齡不要超過35歲。
事實上,“博士找不到工作”這個説法,並不確切。早些時候智聯招聘針對2014年應屆畢業大學生進行的調研發現,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簽約率為33.3%,本科生為18.9%,大專生的簽約率僅為15.4%。
但這其中,找到的工作是不是滿意,就很難説了。工作5年多後,小林毅然辭去北京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去考博,但博士畢業時,發現找了一圈,都找不到更好的單位,無奈之下,只好又回到原單位。
如今,本科生們對學歷的追求已不如前些年那樣踴躍。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畢業後打算直接就業的學生在增加,由2012年的68.5%上升至今年的76.3%,而選擇繼續學習深造的學生比例在下降,尤其是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由17.5%下降至14.5%。
“你很優秀,但我們不招女生”
“你有沒有男朋友?”在一個高校行政類職位的面試中,考官丟出這句問話。
之前有考官這樣問時,李靜説有男朋友。接下來對方就問男朋友哪人、工作找得怎麼樣、什麼時候結婚、打不打算要孩子。伴隨每一個答案,都是憂慮地推斷:“工作沒兩年就要以家庭為重了吧?”
李靜這次説,沒有男朋友。考官不可置信地“啊”了一聲,“不可能吧?”
未來五年內結婚生育等問題,被戲稱為“求職婚戀五年規劃”,幾乎是女碩士、女博士應聘中的必答題。由於本科女生年齡較小,被拷問這套題的可能性降低很多。
“婚戀五年規劃”及相關的變形題很多。“男朋友”這套題,最好的答案就是像李靜一樣説“沒有”。但除了這個角度,用人單位還是會想其他辦法套出答案,或者直接從年齡推算。“其實企業就是想知道,應聘的這個女生什麼時候要休産假,説不定那時候就要跟你解除勞動合同。”李靜説。
偶爾李靜也聽見考官問男生類似的問題。要是對方説找女朋友了,考官就特別滿意,“小夥子很穩重!”要是對方還沒找女朋友,考官好像也很滿意,“哎呀,男人以事業為重,30歲再談朋友也不算晚。”
北京一家“985”大學研二女生肖夏,遇到了更尖銳的考題。
在經歷一次筆試以及兩次面試之後,肖夏走進了最終面試考場。剛剛坐定,一位副總裁就問她:“你是怎麼看待辦公室戀情的?”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肖夏説,她都忘記自己是怎麼應對這麼尷尬的問題了,只感覺這家企業自始至終,都非常關注女性應聘者的婚戀問題。
就業季裏,很多優秀女生備感不平。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直接註明“僅限男生”。一些用人單位通過學校院係發佈招聘需求,大多事先聲明“男生優先”。肖夏的同學齊琦説,有些單位考慮到某職位出差頻繁、野外作業以及搬抬重物等職能要求,可能會傾向於招收男生,也屬正常。“但讓人生氣的是,有些崗位的職責就是普通的行政工作,卻也註明男生優先。”
北京某高校學生資助中心有一個崗位對外招聘,財會專業研究生謝雪“殺”到了對方辦公室,毛遂自薦。但該中心負責人先是吞吞吐吐,後來實在拗不過説了實話。目前這裡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女的,一個男生也沒有。中心本來不缺編,特地申請了一個崗位,就想招個小夥子,本科以上學歷就行,以後出個差,扛點行李或者搬搬資料、加加班,都很皮實。“你很優秀,但我們不招女生,只是不好公開寫在招聘啟事上。”
改變命運容易嗎
家境貧寒的新聞系學生李廣是全村唯一的大學生。但在學校裏,因為英語基礎薄弱,他一直在和英語四級考試“較勁”;當他剛開始一步步熟悉校園生活的時候,同學們已經換了一茬手機;在電視臺實習了好幾個部門,帶教的老師大多覺得他“人不錯”,但沒有人推薦他留下來。
畢竟,他的同學裏有人父母都在廣電系統工作,是混機房長大的,還有人從高中起就玩自家的DV,早就熟悉剪片了。和他們相比,李廣除了“為人真誠有愛心”,沒有太多留下的理由。
一些同學家境殷實,找工作並不發愁。而武漢大學的張譯半年來先後趕往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參加面試。為了省錢,他只能選擇坐慢車硬座。“我跟對方説坐火車去,真的是‘坐’一夜火車。”現在找工作光車費就花了2000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最新發佈的《社會藍皮書:2014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裏寫道,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中,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就業率為87.7%,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就業率為69.5%;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畢業生月薪為3505元,農村家庭出身的是2851元。
上述調查結果還顯示,家庭背景對就業的影響也很明顯:城市家庭畢業生進入公有部門,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比例為47.8%,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的比例是31.1%,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的比例為10.4%,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為2.5%。(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