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中央地方國企利潤差距拉大 地方發展囿于產能過剩行業

2014-04-21 14:20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受經濟周期及產業結構調整影響,中央和地方國企利潤差距繼續拉大。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最新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一季度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337億元,同比增長3.3%,相比前兩月2.8%的增幅微有上升,但中央與地方國企利潤額一增一減的反差卻正在擴大。

  數據顯示,一季度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1.00183萬億元,同比增長5.6%,低于同期7.4%的GDP增速。其中,央企6.82449萬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國有企業4.17734萬億元,同比增長7.4%。雖然地方國企收入增速快于央企,但地方國企增收卻不增利,利潤呈繼續下降態勢。一季度,央企實現利潤4321.5億元,同比增長5.1%。地方國企實現1015.5億元,同比下降3.8%。利潤增幅差距從前兩月的5.9個百分點擴大到8.9個百分點。

  具體到行業盈利情況,財政部稱,一季度國有建材、施工房地產、汽車、電子和電力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高。國有化工、煤炭、紡織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國有交通、鋼鐵和有色行業持續虧損。

  “可以看出,一季度利潤下降或虧損的行業一般是資源性行業,這些行業基本分布于地方國企,對資源依賴性比央企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分析認為,有色、鋼鐵、煤炭等行業長期產能過剩,地方國企轉型升級更加困難。而央企一般處于壟斷領域的上遊產業,受經濟和市場環境以及政策影響波動較弱,因而盈利水平保持相對穩定。

  另外,李錦還表示,地方國企營收增速沒有明顯下降,但在利潤上卻不如央企,說明地方國企生產成本高、技術含量低的現狀仍未有根本改觀。這從財政部公布的營業成本數據也能看出端倪。數據顯示,一季度央企營業總成本64823.7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增長9%、下降3%和增長22%。而地方國有企業41584.2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1.2%、5.1%和16%。(記者 熊海鷗)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