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論文買賣形成完整産業鏈 09年規模即已達10億

2013-09-23 10:04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33歲的劉強,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家單位的科技人員。7月,他所在的單位評職稱,需要在雜誌上刊登一篇論文。通過熟人介紹,一本名為《數字化用戶》的雜誌稱,可以為其發表論文,但需要劉強交納一定費用。

  劉強説,因為評職稱,單位很多同事都花錢發表過論文,發表論文的雜誌有國家級的、地方級的,只要交錢就可以刊發。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今許多人把論文視作一種明碼標價、公開買賣的商品,有些人把論文代寫、代發當作一種謀利的途徑。

  千元代寫代發論文

  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定正在進行,按照規定,職稱評定須在國家級和地方級期刊雜誌上刊登論文。為了評職稱,催生了“瘋狂”的論文産業,掏錢在一本雜誌上發表論文,評職稱者只要交納上千元的稿費,就可以堂而皇之變成撰文作者。

  事實上,為評職稱花錢發表論文,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可讓劉強沒想到的是,即使評職稱者沒有論文,編輯也可以“造假”,即代寫。花錢發論文,是徹頭徹尾的抄襲。

  通過劉強,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繫上了自稱是《數字化用戶》的雜誌社劉姓編輯。按照劉編輯的説法,《數字化用戶》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國內刊號 CN51-1567/TN、國際刊號ISSN1009-0843,郵發代號62-99,在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可查到。

  記者詢問發論文的費用及流程時,劉編輯表示,單發一篇論文是300元,也可以代寫代發,費用是800元。他還承諾,論文兩天就可以完成,並且是編輯自己審稿。“幾乎每篇論文都有抄襲,抄襲在25%以下就可以,抄襲多了,修改後就可刊發”。

  與劉強有同樣遭遇的張帆,是內蒙古自治區一家醫院的護士長,今年因為評職稱,同樣需要刊發論文。但聯繫後得知,一家名為《健康必讀》的雜誌,代寫代發是1000元。同樣是醫療類雜誌的《醫學與法學》,代寫代發價是800元。中間人還表示,論文是國家級刊物,可以上網,保證發佈的論文能評職稱。

  中間人還介紹了“生意經”。比如醫療類雜誌,給記者的代理價是400元,可以向評職稱者收取700元,一篇論文可賺取300元差價。

  知情人介紹説,接到論文後,就上網搜索,對別人寫過的內容心中有數。之後選擇寫得好的論文,將其中的精華段落複製到一起,找出這些文字觀點的異同。然後將選擇的精華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粘合”起來,再提煉出比較新穎的觀點,這樣,一篇論文就完成了。

  劉強疑惑,評審機構不能對每篇論文的品質和真偽進行鑒定,論文在職稱評審中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知情人坦言,論文網站和評審機構深知內幕,但都彼此心照不宣。

  論文買賣形成完整産業鏈

  呼和浩特市人事局職稱處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無特殊條件,在內蒙古自治區申請職稱,必須有論文發表。

  一位曾發表論文的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花錢發論文比較容易,所以評職稱者都不願意寫論文。“給雜誌社交納了800元費用,對方就給其代寫代發了一篇論文。”他將發表的論文期刊交給單位後,順利通過了職稱評定。

  “人事部門也知道花錢發論文的事,不過沒有人去過問。”他説。

  論文買賣的氾濫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論文掮客。在論文買賣過程中,論文掮客是聯繫買家、寫手和論文買賣公司的橋梁。在網際網路上,中國青年報記者以中學教師為名,和一位提供論文代寫代發業務的編輯取得了聯繫。

  該人士給記者推薦了《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聲稱這是一本省級優秀期刊,只要交錢就能發表。他還表示,知網、萬方、龍源能全文收錄。發表一篇論文,代寫代發需1000多元。

  此外,在網路上,還有《劍南文學》、《商》、《金田》等幾十本期刊雜誌公開徵稿,只要交錢,就可以代寫代發。

  知情人向記者介紹,論文買賣公司的業務,從畢業論文、學位論文到職稱論文,無所不包。刊發出來的文章一般都是兩個版以上,付給雜誌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給寫手也是同樣的錢。

  記者詢問了醫療、農業、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雜誌價格,一期刊載100余篇論文,一篇版面費是300元~500元。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本雜誌刊登100多篇文章,一期雜誌可收取4萬多元版面費。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雜誌收取的版面費,一年至少100萬元以上。

  記者發現,這些論文發表幾乎都有相同的經營模式,業務流程完整,他們借助於網路,形成無孔不入的銷售網路。論文買賣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産業,以論文買賣公司為核心,寫手、掮客、網站、期刊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

  武漢大學副教授瀋陽披露,我國買賣論文2009年規模達10億元。用反剽竊軟體查詢,2007年的樣本數據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襲,24%的論文為部分抄襲,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襲。

  完善學術評價機制

  有專家稱,論文買賣成為産業的原因很複雜,其中包括學者個人的操守和整個學術行業對於學術道德的漠視。

  中國青年報記者向內蒙古自治區社科院雜誌社求證時,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社科院雜誌不收取任何費用,但要考量論文品質。

  該人士説,目前論文審查過於鬆散,偏離了學術評審以論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法治國情調研組發佈《中國學術評價機制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學術評價體系存在重大問題,學術成果重數量、輕品質,抄襲、買賣論文成風,滋生了嚴重的學術腐敗問題。半數受訪者承認向核心期刊付費發表論文,而所收取費用的去向也令人擔憂。

  該調研報告分析,現有評價機制也是學術論文抄襲、剽竊現象嚴重的一大誘因。從記者調查可以看出,相當比例的人迫於畢業、職稱評定期限臨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論文買賣市場,或抄襲、剽竊論文,或求助於非法學術期刊。

  報告指出,要在我國構建一個科學的學術評價機制,取消期刊分級系統對學術評價的變相強制引導,讓學術回歸學術,才是我國學術的振興之道。

  內蒙古社科院一位專家表示,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哪些職稱評審必鬚髮表論文,或論文佔多大比重,而有些職稱評審,則可將論文剔除掉。

  “如果進行調整,論文發表市場將會減小,也有利於對論文期刊的管理、審查和監督。”這位專家認為,在加強期刊管理的基礎上,要建立嚴格、科學的論文評價體制,只有把好論文的發表、審查和評價關,論文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得到保障。梅剛 本報記者 李玉波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