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圖片  > 正文

美聯儲退出QE 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衝擊

2013-12-20 09:2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京時間19日淩晨美聯儲在結束兩天封閉會議後宣佈,將每月購買850億美元資産的開放式量化寬鬆縮減100億美元。

  5年前,美聯儲開啟了被世人喻為“印鈔機”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如今,隨著美聯儲退出QE的啟動,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正行至歷史拐點。

  美國貨幣政策呈現方向性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此次縮減規模較小,但其已釋放出明確的政策信號:美國貨幣政策發生方向性變化,寬鬆貨幣政策正式退出。

  “這是一個方向性的變化。從不斷加碼到開始縮減規模,美國貨幣政策正迎來自世紀初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不斷寬鬆的拐點。”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如果從較長的歷史時期觀察可以發現,當前正是美國貨幣政策變化的拐點。過去十年來,美聯儲實施了多次降息和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而隨著當前美國經濟的穩步復蘇,美聯儲貨幣政策將結束寬鬆。

  對於美聯儲下一步可能出現的動作,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只要失業率仍在6.5%以上且預期通脹低於2.5%,美聯儲仍將維持超低利率。他預計未來QE退出節奏將保持溫和。

  此前美聯儲官員也強調,逐漸減少債券購買規模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緊縮”。事實上,美聯儲還強化了保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聲明稱,利率很可能在“失業率降至6.5%以下之後相當長時期內”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準。

  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衝擊

  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的貨幣政策週期變化自然會引發國際資本、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專家認為,相比于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所承受的風險將更為明顯。

  “每當美聯儲擴張資産負債表,不斷釋放美元時,這些流動性就如洪水猛獸般衝向新興經濟體,導致國際資本流入,本幣升值、國內信貸擴張,以及通貨膨脹加劇;而當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時,新興經濟體又面臨著資本外流,本幣匯率急跌、國內流動性緊張。”國家資訊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評論稱。

  “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對全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資金流動變化和美元、大宗商品價格上。”連平認為,從短期來看,美聯儲退出QE會帶來跨國資本回流美國和美元走強兩大結果,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資本出逃和本幣貶值的壓力。

  事實上,隨著半年前美聯儲基本明確量化寬鬆政策退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已有所表現。數據顯示,包括印度、印尼、泰國在內的亞洲一些新興經濟體在今年二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熱錢外逃現象,其本幣也出現大幅貶值,其中,至今年11月,印尼盾已大幅貶值超過20%。

  專家指出,從以往的歷史規律看,資金回流往往會引發一些國家資産價格走跌,並有可能促發金融危機。

  “對上世紀80年代至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歷史加以梳理髮現,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與新興經濟體危機爆發有密切關係,幾乎每次危機都爆發于美聯儲貨幣政策由松轉緊的轉折時期。”國家資訊中心張茉楠認為。

  中國經濟所受影響有限

  對於美聯儲退出QE將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專家們雖眾説紛紜,但和之前的擔憂相比,觀點整體偏向樂觀。

  “美聯儲逐步退出QE對我國的影響和衝擊要大大小于之前的預期。”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蔡宏波認為,美聯儲實行的是溫和退出,不會一下子帶來太大的衝擊,相應的各國對未來QE的繼續退出會有提前應對和迴旋的餘地。

  “美聯儲啟動QE退出後,資金流動的最大不確定性降低了,我國央行贏得了運籌之機,市場獲得了喘息時間。”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認為,這為我國央行維持其金融體系去杠桿、實體經濟去産能的政策基調創造了條件,減少了後顧之憂。

  之前市場擔心,美聯儲退出QE會令全球流動性格局發生逆轉,導致國際資本大量流出我國,同時美元走強也將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對此蔡宏波認為,就我國而言,央行、外匯局對跨境資本特別是資金的異常流動有嚴格的監控,不會出現國際資本大規模急驟流出。

  “美聯儲退出QE的背後,是美國經濟的逐步復蘇。美國經濟好轉必然會帶動全球包括中國經濟的復蘇,進而提升中國經濟對外資的吸引力。”連平認為,從四季度外匯佔款激增可以看出,外資對中國經濟依然看好,資金繼續流入的可能性很大,人民幣大幅貶值亦將是小概率事件。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