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業部長韓長賦表示,當下的“農業現代化”既包含經營主體中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及傳統主體在市場倒逼機制下的自我革新;也包含運用“網際網路+”的手段,催生農業這一傳統業態進行著迭代升級。將來大家會渴求當農民,農村將成為稀缺之地。
伴隨著國務院發佈《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農業現代化”再次進入公眾視線。當年作為願景和理想的“農業現代化”如今已然是一個進行中的狀態和過程。當下的“農業現代化”既包含經營主體中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及傳統主體在市場倒逼機制下的自我革新;也包含運用“網際網路+”的手段,催生農業這一傳統業態進行著迭代升級。
而改變並非單純發生在宏觀層面,微觀層面“觀念的現代化”也在悄然進行,例如“農民”不再是對一種身份的表達,而是對一種職業稱謂的描述:農業不再只屬於田裏幹農活的人,而是進入到“新人輩出”的新時代。
在當前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經營新主體借助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平臺如何打造農業新格局?政府對經營新主體有怎樣的政策傾斜和支援?帶著這些問題,本刊特約記者在2017年新春之際採訪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1.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
記者: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任重道遠,如今進入到了什麼樣的新階段?具有哪些新特徵?
韓長賦:農業現代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大邏輯。周恩來總理在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四化”,“農業現代化”在當時是一個願景和理想;而如今是一個狀態和過程,而且這個進程在加快。中國農業已經從擁有幾千年農業文明史的傳統農業進入到加快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階段,但還不能説已經實現現代化了。
農業現代化無論是從生産力水準,還是從生産經營方式的角度,都在發生標誌性的變化。可以用幾個數字説明問題。
第一個數據:現在全國20.26億畝農田中,有50%以上可以實現人工灌溉,也就是説它們基本上是旱澇保收的。例如小麥80%和旱澇沒有關係,水稻90%和旱澇沒有關係。這標誌著中國農業千百年來靠天吃飯的狀況已經有了本質上的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年年鬧災,卻能年年豐收,當然目前還不能完全離開老天爺搞農業。
第二個數據:目前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56%,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即我們在種植農作物選種的時候,幾乎沒有雜種或落後的種子。過去中國農業的生産和增産主要以資源、勞動力等物化投入為主,如今走到依靠科技、人力資本、勞動力素質等因素的軌道上來,即農業增産的原因一多半是基於科技,並非基於種植面積的擴大。
第三個數據:目前全國田間平均機械化作業水準達到63%,有些地方甚至更高。江蘇、黑龍江可以達到80%以上,西南地區例如雲南、貴州偏低一些。這意味著中國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的生産方式已經得到根本改變,這是生産力發展的顯著標誌。
第四個數據:現在我國40%的耕地由270萬的農業新型主體經營,它們已經達到規模化生産的階段。而我們剩餘2億多農戶經營另外60%的耕地。這説明現在我們的生産關係已經發生變化,農業生産很大部分依靠合作社、家庭農場、牧場、種植業和養殖業大戶、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它們是農業農村經濟生産經營的新生力量,將來甚至會成為主要力量。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到:要充分發揮規模經營對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
因此農業現代化無論是從生産力水準還是從生産經營方式的角度,都在發生標誌性的變化。2016年9月份國務院審定了《十三五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這是我們國家制定的第一個農業現代化規劃。中央將農業現代化作為統籌、引領農業的新方向。這也標誌著我們國家的農業現代化進入了頂層有設計、有方向而且有目標措施和任務框架的階段。因此現在我國已經進入農業現代化加快實施和推進的階段,而不再是一個願景和口號。
2.經營新主體推動農業加速提升
記者:我們觀察到農業現代化的加速階段,正是新生力量的注入期,如今參與農業生産經營的主體也在發生變化。我知道您研究有關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和農民工。您認為這些“新人”的特徵是什麼?
韓長賦:這也是農業現代化中的新課題和新視角。中國今後靠誰搞農業現代化?肯定不能靠傳統農民,不能靠父輩農民。他們的貢獻已經完成,即解決中國人吃飯的問題。他們養家糊口、自給自足這個使命已經完成。但是今後搞現代化,他們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肯定就不適應了。
農民的內涵現在有了新的變化,如今農民分為三類:
第一類,傳統型農民,是指多年來我們傳統概念中的農民。
第二類,新型的職業農民,是指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之後,剩餘留在家裏的這部分農民。他們擁有初高中文化,留在家裏種地、養牲口,從事牧業、漁業、林業等等。這些人有知識,也能接受新技術,儘管市場行銷能力弱一點,但和父輩不同,他們從事規模經營。比方説他們的父輩是房前屋後拴兩頭豬,而他們是養幾十頭,甚至幾百頭豬;在南方可能種上幾十畝、幾百畝田,在北方可能種幾百畝、幾千畝田。這種新型職業農民,是目前農村生産經營,特別是農村種養業的主力。現在我們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主要靠這些農民。他們種地不僅是為了生存、吃飯,而是把農業當成工作。他們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力量。
我提出職業農民這個概念,希望把“農民”這個稱謂從身份稱謂回歸職業稱謂。過去農民是身份,生下來父母如果是農民、戶口是農民,你就是農民。現在要把農民概念回歸職業概念,而且要讓它成為一種很多人願意幹的,令人羨慕的職業。
記者:讓農民成為一種城裏人都想去從事的職業。
韓長賦:這正是我想説的第三類,就是新農民,是指農村之外的農民。例如大學生、復員兵、科技人員、工商企業主,以及去城裏打工多年的農民工,我們把返鄉和下鄉創業的人,主要是年輕人,叫作新農民,現在大約有480萬人,其中很多是大學畢業生。我到浙江時了解到,那裏登記在冊的大學生新農民就有4000多人。他們主要做農産品的行銷和加工保鮮。
記者:補充了職業農民的短板啊。
韓長賦:他們有的做分享農場,讓人們到田裏進行採摘;有的到農村辦水果分揀包裝廠,有的建小冷庫、氣調庫,還有的做農産品電商。讓農業産業鏈條拉長,增值空間加大。
記者:新農民在城市裏獲得知識素質,還有一定應用資訊技術的能力。
韓長賦:因為他們本身是城裏人,或者當過城裏人,了解城裏人,了解農産品消費者,他們把城裏人的理念、技術、資金都帶回農村,是對農業物化資本和人力資本的雙重投入。2016年農業部在蘇州召開新農民創新創業大會,汪洋副總理也出席了,他還提議這個會議每年都要開。現在蘇州已經變為永久會場,就是希望給新農民一個平臺。
總之,農業現代化歡迎新農民,抓住職業農民,不排斥傳統農民。
3.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實質
記者:過去大家希望擺脫農民這個身份,如今反而期許成為農民。這個質變彰顯出中國農業進入了新時期。新時代面臨的新課題也擺在我們面前,例如供給側結構調整,農業增産增收如何升級優化。
韓長賦:我們已經實現糧産12年連增,為13億多人口提供糧食、水果、蔬菜、肉蛋奶、水産,我們的供應非常充足,當然有時候會出現“蒜你狠”、“姜你軍”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畢竟很少,目前我們的總體供給量是充足的。
現在我們農業的突出問題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市場需要的、城裏人喜歡的、高端消費者青睞的,以及多元化、小眾化、個性化的需求我們還不能滿足。現在農産品普通貨多,缺乏更為優質、生態、綠色的農産品。因此,一方面好東西買不到,另一方面大路貨賣不掉。因此提出要進行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兩會”期間,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説到:現在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的,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工作和政策完善的主要方向,這個方向和指向是完全符合現在中國農業現代化要求的。簡而言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解決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的問題。
記者:1993年糧票制度取消,是解決吃飯問題的里程碑。20多年後的今天,吃的問題又升級了,現在很多80後 90後都自詡為“吃貨食神”,相比于上一代,更講究吃的境界和體驗,對品質有更高的訴求,如何滿足?另外供給側結構調整,對農民收入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在從“增産增收”變為“增質增效”的過程中,如何保證農民的收益問題?
韓長賦:首先,吃的話題是永恒的話題,保證中國人糧食安全,把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這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糧食安全、糧食生産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拓展農業的功能。農業其實是三項任務:第一是保供給,第二是保收入,第三是保生態,我總結為是三搞:為全國人搞飯、為農村人搞錢、為城裏人搞綠。
供給側結構調整有前提,就是要保證糧食安全。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是説不要糧食,或者簡單減少糧食生産,而是要實現效益更高、品質更好。有一句老話:民以食為天,現在加一句:食以安為先。供給側調整最突出的特點是:增加綠色、優質、安全的農産品供給。為什麼現在很多城裏人,即新農民下農村,他們就是在搞優質産品。我們新經營主體、新農民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結構調整還要使農民的收入得到增長,而且能夠穩定。不能讓農民像沒頭蒼蠅那樣亂撞,今天撞玉米,明天玉米降價了;明天撞馬鈴薯,後天馬鈴薯又賣不掉了。市場資訊和生産資訊需要及時了解和傳遞,這是政府需要提供的服務。
供給側結構改革是讓整個生産鏈條的參與者均衡、理性地從事農業生産經營。這裡面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市場化問題,即農産品生産要圍繞市場需求總量和品質進行。如何實現呢?就是通過資訊化,通過讓生産者和消費者間的資訊對稱。
另外,要有圍繞市場和資訊的組織,這種組織典型就是電商。現在農産品網購發展非常快,我在浙江聽到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生在城裏沒找到理想工作,就回到了家鄉。他回老家把全村核桃賣出去,後來還賣了外村、外地的核桃,賣了上億元。
4.農業經營新主體的大機遇
記者:如今搞農業不能僅僅從農業的角度看農業,還要圍繞城市經濟,引導發動經營新主體展開。
韓長賦:搞農業不能就農業論農業,農業有深刻的社會性、公共性,因此農業是距離政府最近的領域之一。如今我們處於城市化進程階段,我國常住城市人口已超過50%。
城市發展為農業帶來兩個變化:第一是讓農業的市場擴大;第二是讓農業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因此我們的農業一定是城鄉統籌的,要把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市化緊密結合,城市化的發展是農業的重大利好和機遇。
另外是科技的發展,現代農業一定是用科技支撐農業。還有是整個體制的變化,企業不再城鄉有別,經營主體也不再局限于城市的或者農村的。以上這些因素都説明搞農業必須是開放的系統。
記者:過去我們叫農業從業者為種地的,現在叫經營者,它是一個市場化的概念。
韓長賦:我們過去也提農業生産經營者,農民有生産經營自主權。但實際上農民主要是從事生産而沒有經營,但現在是真經營了。新主體、新農民是在社會化、城市化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新主體、新農民最大特點是“小四化”:市場化、規模化、標準化、資訊化。市場化--他們的生産經營是跟著市場走的;規模化--他們在進行規模經營;標準化--他們種養賣都有相關標準;資訊化--他們用資訊化的手段經營。
記者:今天的新農民,我看到80%是以年輕人為主。他們之前可能在城市工作,有的做過建築工、汽車工人、銷售等,他們返鄉後已經不具備從事農業生産的能力或熱情,但是他們會用手機上網,去收集村裏人和其他人家的貨物。
記者:那他們實際上是農業經紀人的新代表。合作社、供銷社是否會和他們産生競爭關係?
記者:所以現在很多合作社、一些基層供銷社也在向這些新型經紀人學習。他們把自己幾百畝、上千畝地的貨物賣掉的同時,也收其他地方其他人的貨物,把自己變成大號的經紀人。一些能做到上千畝的大戶畢竟有自己的廠房、冷鏈,有自己的分級,基本上有上百個小工幫他們做分揀分級。現在唯一欠缺的是獲客的能力,就是獲得買家的能力,還有一個就是是否能夠獲知市場的消費需求?如果能夠獲知這些資訊,那麼他們就敢於收購這些貨物。他們除了具備之前生産經營的能力外,還具備超強經紀人的能力。
記者:誰能夠搭上時代的列車,迅速將資訊化融入到生産經營中來,誰就是贏家。
韓長賦:現在有一句話:沒有種不出的東西,只有賣不掉的東西。現在我們的農民很聰明,什麼都會種。而新農民到了鄉下後,通過電商的方式,使山溝的、邊遠民族地區的好東西讓外界知道。這個是一個很大變化。
還有,過去外地知道也沒辦法,因為過去是傳統商業,一級交一級,不斷歸大堆兒,歸到大城市這最大的一堆兒,然後再切分成小堆兒。比如説贛南的臍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品牌。過去,農民把橙子交給傳統的商業系統,然後他們再集中,從鄉合作社到縣裏,再從縣裏到省裏,省裏再到北京,你兩個月吃不到這橙子。現在不一樣了,北京一個人家想吃橙子,通過電商了解資訊,賣家打包之後,不到一星期就到了。
再有,光有資訊也不行,誰來包裝?誰來標準化?新型農業經營者來做這個事情。因此我們非常歡迎,建議有能力的電商,到農村發展分檔、分級、包裝、保鮮和物流,實現最後一公里。這個是商機。
記者:曾經我們是以政府為主要推手,政府要做標準、定價,有時政府要提供技術支援。如今政府的角色變為協助這些新主體?
韓長賦:這就回到我們開頭的命題--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引領力量。現在政府工作的著力點、政策著眼點是推進這些新型經營主體。我們通過他們來帶動傳統農戶,來實現農業現代化。例如這些經營新主體,用什麼種子,用什麼科技,用什麼機械,如何栽培,會給周邊人示範,可以産生用一畝田帶動一百畝田的效應。還比如説,關於農産品的儲藏和銷售、關於農機使用,他們都有示範作用。農業部門很多工作可以通過他們作為載體,得到實現。
我們也在制定配套的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性文件。例如新農民到農村,他生産經營要用地,需要解決土地問題;他要貸款,貸款如何解決?他需要規避風險,保險如何配合,稅收政府如何支援?他要購買農機,是否有補貼?還有住處如何解決?比如你可以和農民合住,和農民一起改造宅基地房子,原來是一層房子,現在改造為二層,你住一層,我住二層,但是産權還是農民的,可以讓新農民擁有使用權。這些政策都有。
記者:政府更加明晰自己的定位,對於如何加速推進市場化,保護市場參與主體等方面的職能也越來越成熟。
韓長賦:是這樣。十八屆三中全會講,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5.“網際網路+”打造新農業
記者:聽説最近幾年來農業部門交流的網際網路高層越來越多,一些IT大佬也開始關注農業,您對這兩個行業的溝通結合怎麼看呢?
韓長賦:網際網路和資訊産業給農業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首先,過去是城鄉二元結構,相對隔離,落差很大,農村是個閉塞的世界。現在網際網路讓城鄉得以更好地溝通,甚至是站到同一個起點上,使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為可能。
其次,通過網路技術,農産品和農民快速進入市場,流通加速,流通成本降低,運輸和存儲成本降低,農産品銷路更暢,所以很多地方特産現在也越來越有市場了。
再有,農民受教育程度低這個短板,一定程度上被移動互聯技術彌補,手機讓農民對資訊的了解更便捷。另外,智慧技術的應用也給農民種植養殖能力帶來極大提升,例如現在有關網上治蟲害、網上教施肥的內容越來越多了。
記者: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對農村經濟的滲透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鄧錦宏:我們是做農業電商的,這是網際網路介入農村經濟目前最快也是最深的一種業態。單從農業電商來講,在創造農産品流通效率的同時,回溯農業産業的價值能力也非常強。農業電商應該分多個維度來理解:
一種是農資電商,又叫作産前電商,指幫助經銷商把廠家的種苗、化肥進行團購分銷下去。
另一種是專業服務型電商。如提供農業知識服務、農業技術指導,還有為農業提供設施服務(包括聯合收割服務、農機租賃),以及一些提供農村金融服務的電商或者網際網路服務等。總體上都是幫助農業、農民提高能力或效率的。
再有一種就是流通電商,比如像一畝田這種做農産品B2B交易的,主要幫助商家之間、公司之間做規模化的交易。單次交易量從平均值來講,10噸、20噸、30噸不等。從産地賣到批發市場、商超、連鎖餐飲、機構買家等。
還有一種是消費型電商,就是個人消費者能夠從B2C平臺訂購自己需要的農産品,産地的生産者能夠通過B2C平臺直接將産品賣給個人消費者。其中包括一些專門以網際網路連接方式為個人用戶提供農産品到家服務的城市配送服務,實現從産地賣到居民餐桌。
農業流通電商在國內最大的特點是它具有分散性。可能今天同一時間,從海南島到東北都有人在種番茄,而全國人民今天也都要吃番茄。那就面臨供應方和採購方都很分散,需要多對多的匹配。就是上海市民、北京市民選擇到底吃新疆的還是華北的番茄?因此這意味著批發商需要考慮自己從哪進貨。一些平臺型電商,正在為多對多交易提供平臺。
記者:多對多的産銷格局現狀很有中國特色。
記者: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這種現象,美國、歐洲基本沒有。因為國外很多大農場,生産和採購非常集中。而在中國,幾百畝或者上千畝就算很大面積。從總體上講,我們的生産和市場都比較分散,因此只有平臺型公司才能解決這種分散化和集約化的矛盾問題。
記者:分散化也是機會所在。
記者:的確是平臺型公司的商業機會。另外的商業機會,就是韓部長提到的:做標準、做分級,甚至做一些包裝能力,業內叫前置倉,就是提前在産地做倉庫。一些産地的批發市場也屬於前置倉。而北京的新發地就屬於銷地倉庫,在做銷地分級。而現在最缺乏的是産地前置倉,因為很多農民把貨物拉到集散地,一個經紀人幾百斤地來收,但沒有做分揀分級。這個和消費市場有關係,需要消費市場倒逼這個需求。例如現在蘋果行業是國內比較先進的行業,産地都已經做分級,蘋果分80果徑、70果徑、60果徑等不同大小,這是因為消費者已經有了數字化的描述,例如他説自己想吃80果、70果。所以産地倉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其他農産品還沒有以市場為導向做産地分級。
記者:網際網路自身相對是更社會化的産物,它一方面期待政府服務,但又難以合理描述究竟需要政府怎麼做。政府如何定位自己的參與模式?
韓長賦:網際網路農業、農業電商本來是市場行為,是企業主體和農業生産經營主體間的關係,政府不能替代它們,但政府也不是無所作為。政府會為兩端緊密連結創造條件,為兩端增加潤滑劑。政府可以做一些基礎性工作,例如我們現在進行教農民使用手機的培訓,讓農民學會從手機上看到市場資訊,獲得有關農業技術、農産品銷售、農業投入品購買的服務等等。這是政府的一個公益性服務。
另外政府還會支援農村經紀人。過去我們説經紀人是投機倒把、是二道販子,現在我們歡迎他們,因為經紀人可以把鄉里的産品賣出去。
還有,我們可以幫助給農民提供“請進來、走出去”的電商做些事情。現在我們搞新農民創新創業大會,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有這些商家、電商是可以選擇和對接的。
我們有一個政策:為建前置倉補貼,但是這個主要是補貼給合作社的,不是直接補貼給電商。如果你和合作社合作,那就可以享受這個補貼了。
總而言之,無論從市場化農業的發展看,還是從政府的公共服務看,我們都是支援的。
記者:當前網際網路也存在信用風險,那麼對於網際網路信用體系的搭建,您認為政府能夠做些什麼?
韓長賦:這個問題我們已經關注到了。新主體把東西賣給你,你能不能保證我的權益、收益。就是貨發出去了,錢能不能收回來?電商也會考慮:你能否保證供貨品質?因此建立信用體系和平臺是政府的責任。
現在我們在搞新型經營主體的資訊直報系統平臺,270萬個新型主體都要申報。需要披露你是否在持續生産經營、生産經營規模多大等相關資訊。他們申報的動力源自哪?申報資訊是讓你享受前面政策的依據。
和此並行的還有一個網路,是我們和財政部搞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目前全國已經有幾百億元的錢作為本金,之後還會有資金注入。我們是和銀行綁在一起,根據這個直報系統如果知道你確實在生産經營方面需要貸款,那銀行會發放貸款,我們可以為該貸款做擔保。
另外,電商和千百萬農民打交道,一定要守信用,和農民共同成長。中國的農民很老實,不怕吃苦,就怕吃虧。你們別讓農民吃虧。
6.中國農業的未來
記者:中國農業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加速軌道,從宏觀角度講,有時代背景、國家政策,農民自身基因的改變;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和數據智慧技術的介入讓整個産業進入加速進程。您認為現在的中國農業處於何種地位?中國農業在未來二三十年的圖景是怎樣的?都市人該如何看待農業的發展?
韓長賦:中國農業的基礎性地位無可替代。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綱領中寫到:農業是實現現代化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基礎。過去大家説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現在説農業是實現現代化、全面小康社會的基礎,這是個新提法,是個經濟和社會概念,而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學概念。今後搞農業的人會減少,農業佔GDP的比重會減少,農村人口會減少,但是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下降。因為我們基本國情決定,十幾億人每天都要吃飯。
關於中國農業前景描繪,我有一個觀點:農業是生産生命的行業,農業是稀缺資源的産業。耕地越來越少,水越來越缺,吃飯的人越來越多,飯要越來越好。稀缺資源一定需要有能力的人來經營,因此未來的農業不是粗放型的農業,而是聚集科技、人才等要素高度整合的農業,它需要新裝備、新技術、新農民來進行。
另外,農村也會成為稀缺資源。因為城市擴張越來越快,將來農業具有多功能性,不僅管吃飯,還管其他方面。例如現在的休閒農業,可以讓人採摘、釣魚;休閒農場,可以讓城裏人體驗,這在未來會成為一種時尚。未來農民會成為大家嚮往的職業,農村會是城裏人嚮往的地方。將來有一天會出現這樣的景觀:人口雙向大流動--節假日城裏人去鄉村洗肺、養眼、伸懶腰;農村人進城洗頭髮、下飯館、辦婚禮、看電影。未來“城鄉一體化發展”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起鄉愁,那是我們的理想狀態。我們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GDP,不僅僅指有錢就是小康。而是指生活的狀態,對人們物質文化需求的滿足,這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例如乾淨的水、新鮮空氣、優質食品等等。也就是説老百姓的獲得感很重要,而這很大程度上要靠農業來滿足。
記者:未來農業會越來越有人情味兒,而非單純為解決吃飽的問題,還會為心靈提供療養之地。
韓長賦:現代農業、田園風光、鄉村文明,將是農耕文明的新內涵。將來大家會渴求當農民,農村成為稀缺之地。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