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財政每年三農投入3萬億,2016年農民實際增收卻創新低;專家:農民增收不能僅靠國家財政投入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7期)
農民增收因今年的一號文件再度成為三農領域的一個重要話題。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即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作為2017年一號文件的主要目標被著重強調。
今年一號文件再次強調增加農民收入,或許跟2015、2016這兩年農民收入增速放緩有關。2016年,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引導下,農民收入實際增長6.2%,雖繼續保持整體向好的態勢,但與“十二五”期間年均9.6%的增長水準相比,農民收入增速已明顯放緩。有學者預測,2017年農民收入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繼續增收的難度加大。因此,2017年如何在農民增收上繼續加力,推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成為三農工作面對的一道現實難題。
糧食“豐産”農民卻難“增收”
春節剛過,河南省西平縣王孟試村村民王玉英就開始犯愁了:她家的4畝地今年還種不種玉米?
之所以如此糾結,跟她家去年玉米的收成有關。王玉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她家一畝地約産玉米1000斤,去年玉米價格為0.75元/斤,1000斤玉米的收入是750元。4畝地共收入約3000元。
這僅僅是毛收入,去除成本後,玉米的收入就更少了。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播種一畝地需要5斤種子,一斤玉米種子大概6元,一畝地的種子錢約30元;此外,種一畝地需投入化肥150元、機器播種支出25元、機器收割80元。這幾項加起來每畝地的成本共285元左右,4畝地的成本約1140元。簡單計算,去除成本後,4畝地玉米的收益為1860元。
“辛辛苦苦耕種3個多月,收入1860元,平均每個月僅有620元的收入,只靠種地農民怎麼才能富裕?”王玉英説,種地還不及她農閒時到漯河市的森林公園給人家養花,那樣一個月也有1500元的收入。
王玉英今年不打算再種玉米了,但也捨不得讓地荒著。“我打算把地免費包出去,因為收錢肯定就沒人願意種了。”
不僅玉米,小麥的收購價也比較低。越來越低的國內農産品收購價格跟越來越高的糧食産量形成了鮮明對比。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全國糧食生産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1623.9萬噸(12324.8億斤),再獲豐收。這個産量,雖然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104億斤),減少0.8%,但也是歷史上第二高産年。而在2003年,我國糧食産量僅為4306.5億公斤(8613億斤),13年間年均增加285.5億斤。這樣的增速不僅我國歷史上罕見,而且在世界上也絕無僅有。
按理説,糧食豐收了,農民的錢袋子應該鼓起來了。但現實是,糧食豐收之後,農民收入增速卻放緩了。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2363元,增幅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這兩個數據,都較往年明顯放緩,也是近13年來最低。
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了農民的錢袋子?
糧食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凸顯
探究糧食豐收後農民增收放緩的原因,記者採訪專家後得出近乎一致的結論:糧食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凸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農産品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一方面,糧食多年增産,2016年糧食雖略有減産,但仍是一個豐收年,同時國內糧食庫存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農産品來自進口,一些地方的農民不時遭遇農産品銷售難,社會上很多人又經常抱怨買不到放心、好吃的農産品。”
農民遭遇農産品銷售難、農民費時費力生産的農産品賣不上價,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看來,這些“病根”主要出在農業結構上,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糧食結構性矛盾仍十分突出,“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持續,小麥優質品種供給不足,大豆産需缺口巨大,而玉米、稻穀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
就進口而言,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進口穀物及穀物粉2199萬噸,同比雖然下降32.8%,但進口量仍是近年來僅次於2015年的第二高位。
分品種看,2016年我國玉米、高粱和大麥三大飼用穀物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33.05%、37.87%和53.36%;而食用穀物品種進口量同比仍維持上升勢頭。其中小麥進口量同比增加13.51%,稻米進口量同比增加5.51%。2016年大豆進口量為8323萬噸,較2015年增長1.8%。
就庫存而言,今年將是玉米産業深度調整的一年。2月9日,國家糧食局印發《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提出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國有糧企改革和加快糧食“去庫存”等多項供給側改革措施。玉米作為目前庫存壓力最大的糧食品種,在糧食“去庫存”任務中被置於首位。專家估計,2016/2017年度玉米結余量預計仍將在3000萬噸左右。
破解之道: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如何來解決農産品供求的結構性矛盾?答案就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中。
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品質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在黨國英看來,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改變農産品的供給結構,總量上要算成本,結構上要做調整,還要有體制創新的配套。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要提高中國農業的競爭力,要由主要追求數量增長轉變為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一定要培育專業農戶,發展新興農業經營主體,搞適度規模的農業種植。”
在李國祥看來,目前我國的農業結構主要是由過去解決溫飽訴求導致的,一旦形成後要改變就相當難。例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在非優勢區調減籽粒玉米的種植,但當地農民往往會説玉米是鐵桿莊稼,不會調、不願調。儘管這項工作難度大,但必須想辦法讓農業發展實現由主要滿足農産品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某種程度上説,解決好了我國農業的結構性矛盾,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增收的難題。
讓農民成令人羨慕的職業不能僅靠國家投入
一號文件發佈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公開表示,“要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嚮往的産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把農民變成讓人羨慕的職業,要在兩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收入,二是勞動條件。”
孔祥智説,從收入看,城鄉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居1:2.7,整體上差距仍然偏大。從勞動條件看,儘管主要糧食作物的機械化水準已達到75%以上,但整體上農業機械化水準依然偏低,農業勞動強度依然偏大。因此,要想使農民變成城市人羨慕的職業,還需要進一步下功夫。
黨國英則認為,把農民變成讓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民有榮譽感,不能靠國家把農民養起來。“農民每家也就種十幾畝地,肯定窮,然後就靠國家來養,這個不行的!”
黨國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近年來,全國財政(中央加地方)用於“三農”的投入每年有3萬億元(全口徑的三農投入),這個量是巨大的。所以,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著力優化投入結構,創新使用方式,提升支農效能。”
“適度增加農業投入這個提法很好,要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不是靠投入,而是要提高效率。農民種七八畝地,不叫農場主,要把農民變成農場主,要經營幾百畝地才行,讓農民充分作業。天上不會掉餡餅,農民也要靠勞動致富。”
專家認為,未來農業要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雖然現在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集約化種植,但這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