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糧食“三量齊增”怪象從何而來

2015-08-14 15:23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兩年,我國糧食領域出現了一種怪現象:糧食年産量穩定維持在6億噸以上並逐年增加,但進口量增速迅猛,同時糧食庫存量也不斷增長,尤其玉米等品種積壓嚴重。這種糧食生産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是以往少見的新情況。那麼,發生“三量齊增”的原因在哪?又該如何破解這種局面?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日前召開的“2015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糧食正呈現生産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怪現象並日趨嚴峻,若任由其發展,對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長都將産生不利影響。

  怪現象:邊進口 邊積壓

  為什麼説“三量齊增”是個怪現象?一定時期內國家糧食狀況主要取決於糧食生産能力、庫存水準和進口能力。通常來説,在需求基本一定的情況下,一國糧食産量既然不斷增長,進口量就不該保持高位;如果進口量不斷增長,那麼庫存就不可能出現積壓,畢竟高庫存下無需增加進口。

  事實恰恰並不尋常。近兩年,我國糧食年産量穩定維持在6億噸以上並逐年增加,但進口量增速迅猛,去年全年糧食進口首次突破1億噸。同時糧食庫存量不斷增長,尤其玉米等品種積壓嚴重,庫存壓力凸顯,倉容緊張,進口量卻在持續增加,出現了“邊進口、邊積壓”的新問題。

  陳錫文認為,生産和消費的結構不對稱,即農産品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是進口激增的重要因素。去年進口糧食突破1億噸,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大豆,全年進口大豆7140萬噸,同比增長12.7%。而國産大豆産量只有1200多萬噸,表明我國大豆生産滿足不了國內需求。

  “三量齊增”現象是近年來出現的新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其必然性,有些國內短缺品種確需進口,除大豆外,進口部分高端優質大米、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飼料用玉米滿足了國內多樣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餘缺調劑性質。主要原因還是國際農産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農業競爭力不強。

  陳錫文説,大宗農産品的國內外價格差,顯示出我國大宗農産品競爭力明顯減弱。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泰國進口大米完稅價是每斤1.37元,國內晚秈米批發價格比其高51.8%。國産優質小麥批發價是每斤1.55元,比國際市場高56.6%;國産玉米價格每斤1.24元,比進口玉米價格高65.3%。在如此價差之下,糧食加工、貿易企業進口糧食有利可圖,自然動力高漲。

  伴隨“邊進口、邊積壓”的是“洋貨入市、國貨入庫”問題,這在玉米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美國出口玉米價格在2012年11月曾達到每噸324美元,而到了2014年9月則下降到164美元,下降近50%。而我國玉米價格在托市政策作用下相對穩定。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內農民收穫的玉米被以高於市場價的臨儲價收到國有糧庫,國家為此支付了巨大的價格差和倉儲成本,而進口的低價玉米成為原料進入流通加工領域。

  庫存高企與2004年起我國實施的糧食托市收購政策直接相關,也與我國長期以來較高的糧食儲備率相關。國際上把17%至18%的儲備率作為糧食庫存消費比的安全警戒線,對照此,目前我國已屬超額儲備。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不是儲備的糧食越多越好,要將儲備量降低到合理區間,鋻於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遲緩,國大人多,糧食安全儲備率可以高些,但最好不要超過當年社會消費量的30%。

[責任編輯: 侯宇浩]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