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銀行未發生大規模委外贖回 專家:部分報道存在誤傳

2017年05月02日 08:56:47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銀行委外“贖回潮”真相

  近期,有市場傳聞稱“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于近日大舉贖回委外近千億元”,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很快就在業內引發討論。而隨著“千億規模委外資金贖回”傳聞的發酵,市場也出現“恐慌情緒”,股市債市甚至出現“雙殺”現象。

  銀行委外業務真的會形成“贖回潮”嗎?

  對於這個問題,多位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雖有委外資金贖回跡象,但絕沒有達到“贖回潮”的地步。對於所謂的“贖回潮”,市場還需理智對待。

  虧損和監管“雙殺”

  銀行委外,一般指銀行委託給非銀金融機構管理投資的資金,包括表內自營資金(加上並表的保本理財資金)的委外和表外理財資金的委外,廣義委外形式包括基金專戶、券商資管計劃、公募/定制基金等。

  由於各類資管産品之間存在嵌套,中間可能存在重復計算等原因,目前委外的具體數字較難測算精確。而據天風證券、 華泰證券 等多家券商估算,目前銀行委外規模在10萬億元左右。

  近期,監管部門對委外業務的監管趨嚴。先有證監會出臺了針對委外定制基金的相關規定,又有銀監會連發7道文出手整治。其中,銀監會發佈的《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更是直指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空轉套利等不規範行為。

  在這種“雙管齊下”的監管之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各類銀行委外業務受到衝擊。有市場傳聞稱,“某國有大行正著手贖回部分委外資金,不僅包括公募、專戶,還有券商資管,其中僅從某家基金公司處贖回的委外規模就達近百億;此外, 工商銀行 、 建設銀行 、 中信銀行 和 興業銀行 都是委外贖回的大戶。”

  廣發證券 銀行團隊指出,興業銀行近期委外贖回大量貨幣基金,包括同業端和理財端,其中的重要原因則是收益低。

  對此,一位城商行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央行3月底的MPA考核,到銀監會陸陸續續的7個文件,商業銀行、中小城商行都在加快調整資産機構的腳步。”

  “不過,驅動委外贖回的原因也並不僅僅是受強監管影響。”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的債市調整、銀行資金荒和銀監會加強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監管等都是引發委外贖回的推手。

  “贖回潮”未現

  針對市場上愈演愈烈的“贖回潮”消息,近期,多家銀行都作出了回應。

  4月26日,工行對外表示,自己並非傳言中的“某大行”。

  “今年以來,中國工商銀行在資産管理業務的發展中堅持‘自主投資為主、委託投資為輔’的原則,通過適量委託投資合作豐富策略組合構建、細分策略投資,委託投資運作始終保持正常、穩定,沒有大規模委外贖回的情況。”該行負責人解釋稱。

  浦發銀行 分管金融市場業務的副行長謝偉則在近日的 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稱,近年來對於表外資金,浦發銀行嘗試借助“外力”,選擇一些優質券商,適度探索委外投資。但目前這部分量比較小,在可控範圍內,浦發銀行不存在贖回壓力。

  “贖回的現象是有的,這是正常現象。”上述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據我所知,部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是有委外贖回的現象,但贖回的比例其實較小。”

  “目前並未發生大規模的委外贖回現象,之前的部分報道在很大程度上屬於誤傳。”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研究員遊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僅從委外業務規律來説,其實也不太可能存在大批量的集中贖回現象。即使有贖回,也會是按照業務到期的情況分層分批次地贖回。”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委外贖回的情況並沒傳聞中所説的那麼嚴重。

  “目前來看,委外贖回的類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然到期不做了,第二類是對管理的不是很滿意的一些機構進行調整。從目前的監管政策來講,並未説委外業務不可以做,只是説在做委外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幾個原則,如‘錢來源於誰,就由誰負責’、‘要穿透到底層的資産,對於合作的機構要有名單制的管理,穿透到底層監管之後要有相應的監管指標’,如果做到這些,就不存在所謂的‘禁止’了。”魯政委分析。

  除此之外,多家券商,例如民生證券、 海通證券 也不認為目前的委外贖回情況會進一步惡化為大面積的贖回潮。

  市場需保持冷靜

  據記者採訪了解,大規模的委外贖回,事實上就相當於抽回市場的流動性,造成市場流動性的枯竭,並帶來市場上的其他風險。如信用風險、違約風險等。因此,受委外業務“贖回潮”傳言影響,股市債市“跌跌不休”。

  股債齊跌,矛頭直指銀行萬億委外的贖回。這裡面有多少是資金抽離直接造成的?又有多少是恐懼心理間接影響的?

  4月25日, 申萬宏源 發佈的研報指出,股票市場委外贖回規模為227億至660億元,實質影響有限。銀行資金的投向結構中,佔比最大的是債券和非標,股票市場的委外資金佔比遠遠小于債券市場和非標債券。

  從曝出天量委外贖回,到股債雙殺,傳聞無疑主導著投資者情緒,也主宰著市場行情。

  有分析認為,雖然預計大規模贖回潮不會出現。但進一步看,在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銀行整體風險偏好下降,委外需求回落對信用債明顯不利,尤其低評級信用債受到的負面衝擊更大,若後續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共振,仍不排除高風險債券遭遇集中拋售的可能。

  對此,魯政委表示,不能因為近期市場的波動,就覺得都是由鉅額的委外贖回造成的,這並不一定。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在各種新的資訊出來的情況下,保持理智、冷靜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