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退市股遭“哄搶”大腦進水 “借殼”熱恐降溫監管加強

2016年07月22日 10:52:4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增持預演董事會爭奪? 謹防再現萬寶股權戰

  儘管還沒有舉行股東大會以推選新一屆董事會的任何公告發佈,但民生銀行股東們紛紛增持的行為,還是讓投資者猜測這家銀行董事會換屆選舉為期不遠。本應該于2015年4月完成的第七屆董事會選舉,由於此前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調查,一直拖延至今還未完成。今年1月初,來自中國工商銀行的鄭萬春出任了民生銀行行長,此舉被認為公司管理層大勢穩定的重要信號。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民生銀行行長人選的落定,以及內部和外部影響民生銀行發展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在今年7月份的最終消失,適逢20週年行慶的民生銀行將在年內完成第七屆董事會改選。

  從一般規律看,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對於董事會席位和關鍵管理委員會職位的爭奪,屬於正常市場行為,民生銀行被市場人士猜測,也屬難免。考慮到民生銀行相對分散的股權關係和相互之間的制衡,有人擔心會不會出現又一個“萬科之爭”。市場是一個競爭平臺,但也是一個妥協平臺,許多場合,並不一定出現你死我活,更多的時候需要共生共贏。萬科股權之爭的深層次背景,還是中國市場環境的不完善,是企業治理結構的不完善。到目前,還沒有看到萬科之爭的共贏之路在哪。民生銀行的問題雖有類似,但重復萬科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民生此前已經對股權問題經歷過碰撞,股東關係相對較為成熟;其次是萬科之前車不能不鑒,內鬥內耗不是出路,奮力尋找合作共贏之路才是企業發展正道。當然,這是市場的一廂情願,究竟如何還要大股東們把控。

  *欣泰退市已定仍有“粉絲” 投資者風險意識需增強

  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被證監會依法行政處罰,復牌後仍存在個人投資者買入佔多數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深交所加強了相應監管措施和投資者教育工作,目前買入賬戶已較為分散,單賬戶買入數量已明顯減少。業內人士提示,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欣泰存在“一退到底”的風險,明確知悉“買入極可能遭受巨大損失”的後果,注意控制相應投資風險。從*欣泰復牌後交易情況看,*欣泰自7月12日復牌後至7月14日收市,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合計成交861.51萬股,成交金額1.03億元,換手率9.53%。買入賬戶絕大部分為個人投資者,少量賬戶買入量較大。有媒體指出,“博傻”永久退市的*欣泰大有人在,竟然有近3000名散戶前赴後繼,競相入市購買。

  欣泰電氣于2016年7月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欺詐發行”這一違法行為具有不可糾正、不可消除影響的特徵。根據有關規則,*欣泰在暫停上市後無法恢復上市,在終止上市後無法重新上市,將“一退到底”。但這種重罰之後,依然有“敢死隊”繼續進入,膽量令人佩服。業內人士提醒,現階段買入的投資者的投資損失將不會得到公司保薦機構興業證券先行賠付方案的賠償。這麼多人是無知還是無畏?按理,投資者風險自擔,監管層、媒體等機構,並無提醒或勸退的義務,但是面對這樣的群體,我們還是感到既無奈,又擔心:投資還是有一些基本規律的,您有錢,也不至於非得去打水漂!

  監管規則更為嚴厲 “借殼”市場更趨規範

  上周,兩市各類問詢函件共計34封,環比上升約25%,對重組等問題繼續保持高度關注。監管方面已開始引用修訂意見的“借殼”認定標準,詳細審問上市公司重組合規性以及與現行規定的差異,並提示公司披露相關風險。另外,對涉嫌規避借殼修訂重組方案等情況,也加大了問詢力度。重組新規出臺後,據不完全統計,兩市至少十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公佈調整重組方案,還有多家公司宣佈終止,其中不少涉及“類”借殼重組案例。對於修訂後的方案,監管層保持高壓追問,列舉關鍵認定標準,追問是否構成規避借殼。

  中國資本市場最“壯觀”的一道風景,就是借殼市場的火爆異常。在借殼熱的催生下,一批垃圾股成了鳳凰,一個本來沒有價值的“殼”,變成了高價搶手的熱餑餑。説到底,還是中國資本市場準入門檻的過高,以及中國資本市場圈錢的容易和巨大誘惑。由於巨大利益的誘惑,才導致殼資源水漲船高,導致各種違法違規層出不窮,導致急於擠進資本市場的人不惜鋌而走險。不可否認,資本市場較嚴重的違規案例,許多與借殼賣殼有關。監管部門將嚴厲管束借殼行為,是一個積極信號,是對長期困擾中國資本市場痼疾的宣戰。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高速發展的中國企業,確實有巨大的融資需求,在堵住違法違規借殼行為的同時,也要為企業合法合規融資開闢更寬闊、更暢通的渠道。

  虧損依然高送轉存蹊蹺 合理性遭遇監管層質疑

  在半年報大幅虧損的情況下,新潮能源仍舊拋出10轉28的高送轉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高管提議高送轉之前,公司大股東剛剛通過杠桿完成了鉅額增持公司股票的計劃。而這種大股東前腳借錢增持,公司高管後腳拋利好的行為,也讓新潮能源被質疑推送高送轉的目的不單純。據報道,在新潮能源大股東完成增持計劃之後,公司在7月11日晚間率先披露了滬市首份中報,並且推出了擬每10股轉增28股的高送轉方案。不過,新潮能源在上半年虧損3679萬元的情況下仍推高送轉,也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深交所第一時間發去了問詢函,要求公司董事會説明在公司業績處於虧損狀態下,此次利潤分配大規模擴張股本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市場似乎對此並不買賬:新潮能源為何公司股價在公佈高送轉利好後,卻逆勢下跌。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司推高送轉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在目前業績虧損下,要想維持公司股價穩定,借助中報推高送轉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自身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虧損還敢高送轉,這是中國上市企業的膽量和“特色”吧?在中國,做企業似乎不用老老實實做業績,老老實實給股民發紅包,而是大量送出股份即可——人人有份,其實是人人無份,稀釋而已,這樣的遊戲怎麼在這裡就能暢行無阻?還好,監管層和市場並不對此類行為認可。如何短時間內扭虧為盈,如何把業績做上去,才是企業最該關注的問題,也是對投資者最負責任的回報。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