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立群
近年來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發展繁榮,中國企業參與競爭的意識很強。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成果不斷涌現和亞投行正式開張營業,未來將有更多中國企業、資本和人員走出去,為周邊發展合作事業添磚加瓦。在此進程中,市場開拓和風險防控都宜更加精準,儘早形成一套符合中國企業特色的海外基建投資合作模式,提高規模效應。
首先是細化相關概念。一是將整體需求化整為零。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不利於企業和資金尋找投資點。可對其進一步細分,了解不同領域的需求狀況。比如,對2010~2020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8萬億美元整體需求進行細分,其中68%為新項目,32%為升級換代項目,電力、公路、通信和其他領域分別佔51%、29%、13%和7%。具體到南亞地區,投資規模約1.7萬億~2.5萬億美元,其中交通和電力,供水、環衛和垃圾處理,農業灌溉三大方向各佔約三分之一。由此不斷聚焦,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更為具體的投資項目上。
二是抓住各國的建設重點。周邊國家也都會制定基礎設施的週期性建設計劃,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建設重點。相關投資活動若能抓住這些重點領域,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柬埔寨2015年3月頒布《工業發展2015-2025計劃》,將電力、交通、物流、勞動力市場和西哈努克經濟特區列為五個優先發展方面,對柬投資上述五個領域,或能得到更多官方優惠。緬甸2011年頒布《國家綜合發展計劃2011-2030》,其中包含長達20年的吸引外資促進計劃。泰國2014年11月頒布《七年投資促進戰略(2015-2021)》,重點推進高附加值和經濟社會環境友好型投資。
其次是注重向市場深處探索。周邊基建市場規模大,開放程度較高,吸引各方資本前來競爭,推動整個市場的開發程度迅速加深,投資主體、渠道和方式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進而也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活躍在周邊基礎設施市場上的主體包括國有(主權)與私人資本,本地與外來資本,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資本,官方援助、開發貸款與商業貸款;參與方式有直接投資、跨境並購、私有化、特許經營等;投資領域有交通、倉儲、資訊通訊、房地産、電力、水務及公共衛生等。
目前,總的趨勢是本地資本、發展中國家資本比重上升,投資大型港口、鐵路、公路或水利工程的能力越來越強,但發達國家資本在投資方式上更勝一籌,市場延伸更長。如,據東盟秘書處統計,2013~2014年有24家中國企業參與東南亞地區大型基建項目,遠遠超過日本、美國和歐洲,是參加項目最多的國家,但在基建類跨境並購中,只有3家中國企業,相比之下日本有6家,在數量和品質上都有很大發展空間。
因此,進一步開拓市場必然面臨西方資本的激烈競爭。西方資本在相關市場佈局早,又有公司治理、技術、知名度和資金等方面的經驗,因而具有很大競爭優勢。據東盟統計,過去三年,發達國家承包商項目約佔東南亞地區基建總額的15%左右。除私人資本外,多邊開發機構在周邊的合作也非常多。2011年,東盟在亞開行的支援下成立“東盟基礎設施建設基金”(AIF),雙方按3:7的比例對東盟的發展中成員基建項目進行聯合融資。這些因素都將成為中國企業全面拓展的主要挑戰。
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從主觀上看,是中國投資如何對外産生影響。不少周邊國家與中國政治制度不同,對經濟運作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雖然有自上而下的全國性基礎設施規劃,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仍較差,基礎設施項目的具體發展還要看地方政府,特別是參加具體建設的私人資本的運營情況。而中國參加周邊基礎設施項目的主體絕大多數是國有企業,其中有些項目建立在政府間溝通的基礎上。如果中資項目規模特別大,持續時間特別長,不排除會對當地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産生一定影響。若當地企業怨言增多,或轉化為對我不利的輿論氛圍。
從客觀上看,是如何更快適應當地的治理環境。除傳統的政治與安全風險外,諸如稅收和公司治理等與企業相關度更高的問題也越來越引人注意。比如周邊各發展中國家的稅務制度差異較大,稅務糾紛是中資企業海外運營的重要風險。稅收制度越複雜和獨特,企業出現違法的可能就越高,法律風險就越大,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也不例外。一方面,完成繳稅所需的時間長、稅率高、項目多。在世界銀行和普華永道公司合作完成的“全球稅收難易度”排行榜上,印度、越南、塔吉克和巴基斯坦排名接近末尾,印尼、寮國、菲律賓、烏茲別克等也均在100名開外。另一方面,稅務制度差異大,也給跨國企業額外增加成本。在東南亞地區,汶萊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而泰國的個稅最高達37%。新加坡企業稅僅為17%,而緬甸高達35%。因為稅制不統一,往往出現重復徵稅的情況,加重企業負擔。
第四,提供更加高端和實用的報告。綜合看,周邊基建市場具有擴張性、開放性、差異性、競爭性、政策性和波動性等特點,全球化和資訊化又將各種因素疊加放大,風險快速傳遞、聯動共振、反覆不斷。要應對這些問題,抓住周邊基建合作機遇,相關政策和投資活動都必須更加專業、紮實和精準。□(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