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土豆翻身成第四大主糧 專家:當成蔬菜是錯誤觀點

2015-01-08 1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資料圖

  資料圖

  中新網1月8日電(健康頻道 劉旭輝) 日前,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表示,未來幾年,要讓土豆逐漸成為水稻、小麥、玉米之外的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一時間,小土豆“翻身”進軍主糧界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營養專家表示,土豆兼具主食和蔬菜、水果的特點,從營養素來講,本就屬于主食,傳統飲食習慣把土豆當成蔬菜是錯誤觀點,推廣為第四主食是一種正確的回歸。

  小土豆翻身當主糧 網友呼吁考慮地域差異

  土豆又稱山藥蛋、洋芋等,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和玉米。在我國,土豆產區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蒸、煮、燉、炸、炒,做法多樣。

  此次土豆“雄起”從菜變飯,引起諸多網友的爭議。土豆愛好者為土豆君的翻身歡呼雀躍,甚至在微博上列出一長串的菜單,從炒絲、燉塊、壓成泥到炸成條,足足一本“土豆百吃”。內蒙古一位網友表示,在當地土豆一直是飯桌上的主角,主食是它,菜也是它,各種吃法。網友“123木頭人”認為,土豆能減肥,要是以後推廣為全國性的主食,減肥豈不是順便的事?因此,她力挺小土豆“扶正”。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土豆當主食,不能簡單一刀切,應考慮到地域的差異。在內蒙古、甘肅等地,土豆本來就是傳統主食之一,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把土豆劃入“飯”的范圍。在南方地區,分分鐘讓土豆取代米飯,有點讓人無法接受。網友“sunshine晴空”借用張愛玲“紅玫瑰和白玫瑰”的名句表示:“對南方人來說,米飯是紅玫瑰,土豆永遠是衣領上的那顆白米飯!和大米二十幾年的廝守,哪能說散就散!”

  此外,還有網友擔心主食吃土豆過于單調。有人列舉“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的部分展品,如馬鈴薯花生冰凍曲奇、馬鈴薯榛子千層酥、馬鈴薯芝士蛋糕等,試圖打消吃貨們“土豆當主食太單調”的顧慮。

  土豆兼具主食和蔬菜特點 專家:當主食推廣是正確回歸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主任萬寶瑞介紹,土豆被稱為“十全十美”的營養產品,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體重增長、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土豆主糧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

  北京朝陽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賈凱表示,土豆屬于膳食寶塔最底層的谷薯類,碳水化合物較多,從營養素含量來說,把土豆當作蔬菜是一種誤區。“我們營養醫師做宣教是一直強調,土豆要在飲食結構中折合成主食。把土豆推廣為第四大主食,是一種正確的回歸。”同時,他也表示,土豆當主食,並不意味著只能蒸或者煮,依然可以有多種做法。

  北大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蔡晶晶醫師告訴中新網健康頻道,土豆中胡蘿卜素和VC含量比普通大米、白面高,具有蔬菜和水果的特性。同樣重量的土豆和大米、白面相比,熱量較低,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控制體重有好處。日常飲食中添加薯類食品,可以更好控制熱量攝入,富含的膳食纖維還能改善便秘。

  另外,與其他主食相比,土豆因蛋白質含量較低,更適合某些特殊的人群,例如腎病患者需要控制不完全蛋白質的攝入量,土豆可滿足患者需求。也正因為如此,她提醒兒童不宜長期食用土豆,較低的蛋白含量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熱量和蛋白質。(中新網健康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