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舉辦的2014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會上,20余家煤炭企業發佈社會責任報告。在這些報告中,轉型發展和發展非煤産業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説,2013年,公司原煤産量1.91億噸、同比增加1500萬噸,煤炭銷售量1.94億噸、同比增加1700萬噸。
儘管煤炭産銷量均有所增加,但受煤炭價格總體疲軟的影響,中煤能源的煤炭主業的日子並不好過。為了面對這一不利局面,中煤能源提出“加快實施轉型升級戰略,加快産業佈局結構調整,延伸産業鏈條,發展迴圈經濟,促進煤炭清潔生産和高效利用”。
在中煤能源的轉型戰略中,煤電一體化和煤化工是兩大重要領域。公開資料顯示,電力産業將成為中煤能源的重要支柱産業和促進煤炭産業發展的保障性産業。在積極推進煤電一體化的同時,中煤能源還積極延伸産業鏈,發展新型煤化工。
2013年,中煤能源的煤化工板塊實現扭虧為盈,毛利率為13.0%,提升7.9個百分點,成為年報的最大亮點。如今,中煤能源的不少新建煤化工項目進入産能釋放期,未來有望成為公司的持續盈利增長點。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告訴記者,總的來看,煤炭産業目前已經進入下行週期,煤企生存壓力日益增大,單純進行內部結構調整、壓縮成本支出很難取得預期效果。煤炭企業在努力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必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拓展煤炭産業鏈和發展非煤業務上,才能謀求更長遠的出路。
近年來,隨著煤炭産業結束10年黃金髮展期,煤炭企業的光景也日益下滑。中經煤炭産業景氣指數的監測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煤炭産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5.1%,創下近十年來新低。
在産業盈利水準減弱的背後,煤炭産業還面臨著産能結構性過剩、市場需求相對萎縮、進口煤衝擊等一系列的困境。在內外交困的背景下,煤炭企業的虧損面也有持續擴大之勢。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一季度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為44.4%,比上年擴大13個百分點。
過冬,成為煤炭企業共同面臨的一道坎。不過,在這道坎面前,企業採取的應對策略卻不盡相同。
開灤集團蔚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發展環保産業煤矸石磚廠,吃掉煤矸石34萬噸,節約折合耕地115畝,綜合節約土地140畝,減少環保費用300萬元。
晉能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堅持以“煤、電、氣”為核心,以貿易物流為支撐,適度多元、鏈式發展。目前,公司運營控股裝機容量249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442.5萬千瓦,核準項目裝機容量125萬千瓦,取得路條項目331.4萬千瓦。投運輸氣管線447公里、中壓管網296.8公里,運營LNG、CNG加氣站42座。
在這種多元發展的戰略下,2013年,晉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280億元,實現利潤22.8億元。記者了解到,在開展煤電一體化、煤炭深加工的同時,也有一些企業步子邁得更大,紛紛涉足房地産、文化旅遊、服務業等領域。
目前,開灤集團正在積極發展生態文化産業,力爭打造好避暑度假、特色養殖、紅色旅遊、休養培訓等四大基地。
京煤集團在開展煤化工和煤矸石發電的同時,圍繞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旅遊飯店業和物業經營三大核心板塊,通過抓住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機遇,統籌社區服務業與電子商務業務的協同發展。同時,抓住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建設和中央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機遇,把房地産開發主戰場放在京西,收縮戰線,開發房地産項目,為集團轉型提供支援。
“非煤業務佔比過低是我國煤炭企業的重要特徵,跨界涉足其他産業的成功率並不高,但煤企面對大幅惡化的煤炭市場已無更好的選擇。”邱希哲説。
有專家指出,有些煤炭企業的“非煤業務”步子邁得太大,與煤炭主業偏離太遠,甚至“另起爐灶”。這樣的戰略決策可能是企業付出更多的“試錯”成本,一旦決策失誤,可能使處於寒冬期的煤炭企業更加雪上加霜。
也有專家指出,有些煤炭企業涉足的非煤産業其實也是産能過剩或市場相對飽和的産業領域,這種投資決策非但不能為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反而可能增加企業運作風險。
邱希哲表示,煤炭企業是否發展非煤業務、如何發展非煤業務應經過審慎思考、深入調研後再下決斷。相比之下,發展煤化工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撐。在資金流相對緊張的情況下,煤炭産業跳出煤炭板塊,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更符合産業實際。
邱希哲也指出,如果煤炭企業自身缺乏足夠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應該考慮通過選擇合適標的進行並購或參股,以股權投資的形式拓展産業鏈,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