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戈” 墨舞
反過來看,這條可促進市場發展的“紅線”,也將會束縛新能源汽車的成長。
最近,在國內A股中,如果説哪個板塊最火,毫無疑問,新能源車、特斯拉兩大概念一定名列其中。
截止本週二,比亞迪從2月7日起,不足一月時間,股價已經從39.5元一路漲至56.48元,增幅達到42%;江淮汽車也從2月26日的最低7.9元,漲至於3月4日最高的10.57元。而特斯拉概念下的産業下游企業,更是“紅紅火火”。
資本市場的躁動,正是電動汽車産業發展的一個濃縮。
近日,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政策實施細則正在加速落實。北京發佈了《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産企業及産品目錄》(第1批第1期),北汽E150EV和比亞迪e6入選産品目錄,而3月10日將補充發佈第一批中新的入選車型。第二批和第三批車型目錄將於今年6月份和9月份分別發佈。
同樣,上海也發佈最新的兩款入圍車型北汽E150電動汽車和比亞迪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加上之前的上汽的榮威E50、上海通用賽歐Springo、中科力帆LF7002CEV、奇瑞瑞麟電動車、江淮iEV4電動汽車,共有7款車型進入了目錄。
在配套方面,上海將持續完善充電樁,在已經建成並運作的充換電站24座、充電樁2020個的基礎上,計劃在2015年佈局6000個以上充電樁。
可以説,最近的新能源汽車熱潮,是去年我國發佈的《新一輪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效應所引發。
一方面,從今年來看,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繼續高速發展,政策的邊際效應尚未下滑。隨著第一批確認的28個城市或區域以及第二批12個城市或區域逐步開展,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將會呈現幾何級別的增長。
目前僅僅是上海與北京高調啟動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尚有30多個城市或區域將陸續啟動。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初步打破了地方保護,讓部分車企的車型能實現跨區域銷售。在新一輪的政策中,為何江淮與比亞迪的股票能如此之火,這也與打破地方保護有密切關係。目前,從北京與上海兩大城市發佈的名單中可以看出,國內最火的新能源車製造商比亞迪,旗下主力車型均已入圍。在此之前,比亞迪曾經試圖進入北京市場,卻被擋在門檻之外。
《新一輪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提及,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於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採購外地品牌車輛。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讓地方保護的合法化,也就是外地品牌新能源車輛的市場佔有率紅線是“30%”。
但是,反過來看,這條可促進市場發展的“紅線”,也將會束縛新能源汽車的成長。
為何不能徹底放開政策?固然,新能源汽車補貼涉及地方財政,新能源汽車産業不僅屬於朝陽産業,未來的成長又直接與地方稅收、就業十分密切,各個地方政府難免“私心”,各自照顧當地“孩子”。
但是,從全國一盤棋來看,如果沒有一個公平、開放的市場,難以成就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産業。
試想一下,為何特斯拉能紅遍全球?為何在中國市場無法誕生“特斯拉”?是中國整車企業的能力不足?還是整個産業鏈無法與美國相媲美?
政策制定方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培育一個新興産業的市場環境,培育其強大的市場生命力。
可以説,今年將是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一年,政策的拉動效應將十分明顯。如今,更應該考慮的是,從更為長遠的角度,培育新能源車企最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郭小戈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