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貿易組織發佈,2013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16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這是我國對外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牢牢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成果,標誌著我國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成就來之不易,前路並不平坦。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惟有加快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部貿易發展史,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的興衰史。我國是歷史上最早開展對外貿易的國家之一,直到明代和清代前期仍保持著經濟貿易規模世界第一的位置。1840年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外貿易也由此喪失主權,成為半殖民地對外貿易。新中國的成立,摧毀了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對外經濟貿易主導權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對外貿易開始艱難起步。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經貿往來,對外貿易迸發出蓬勃生命力,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
我國對外貿易始於先秦,盛于宋元,衰于晚清,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5年的快速發展,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創造了世界貿易發展史上的奇跡。30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幾乎每4年翻一番,是首次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發展中國家。
我國對外貿易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力量。1978—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4.1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6.4%。近年來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達到18%左右,直接和間接帶動了國內1.8億人就業,創造了18%的全國稅收。
我國對外貿易真正讓13億人的中國夢和70億人的世界夢息息相關。我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從南太島國到非洲大陸,從歐亞大陸東端到大西洋兩岸,全世界都在享受著質優價廉的中國製造商品。不斷發展的對外貿易,讓中國發展惠及世界。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已經真正變成現實。
實踐充分證明,我國對外貿易已經走上一條適合我國國情、順應世界潮流的發展道路,開創了發展中大國發揮後發優勢、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發展壯大的成功範例。我國對外貿易的豐富實踐,是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實現的,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內容,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創造,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凝聚了億萬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向國際社會傳播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正能量,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正視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在帶給我們喜悅的同時,更多的是冷靜和憂思。當前,世情、國情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全面審視我國對外貿易,還有很多方面不能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成為貿易強國,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
創新發展的基礎亟待加強。創新是支撐對外貿易發展的活力源泉。當代國際市場競爭,根本上是創新能力之爭。長期以來,我國産品參與國際競爭主要依賴數量和價格優勢,産品缺乏核心競爭力,附加價值低。2013年我國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比重已經達到57.3%和29.9%,但很多商品核心技術掌握在外方手中。其中,機電産品61.2%是外資企業生産的,51.1%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73%是外資企業生産的,65.3%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