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嬰幼兒乳粉將參照藥品標準進行管理,實行專櫃專區銷售,並試行藥店專櫃銷售。”這是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工信部、衛計委等九部委聯合打出的奶粉管理“組合拳”。“生產乳粉企業不準委托加工,不準貼牌生產,不準分裝生產。”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滕佳材表示。
此前,我國嬰幼兒乳粉一直按照食品標準管理。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這意味著從乳粉的奶源到銷售環節都將執行更為嚴格的標準。
由于藥店的管理頗為嚴格,能為乳粉提供更好的衛生、溫度控制和保管環境,在法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等地區的藥店都開設專櫃,銷售嬰幼兒乳粉。滕佳材說,正是參照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做法,我國內地準備試行藥店專櫃銷售,並根據試行的情況決定是否推廣。目前,試行的具體方法和范圍尚未制定。此後,嬰幼兒乳粉出廠後,還將實行全項目“批批檢驗”,保質期不足1月的嬰幼兒乳粉必須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而保質期不足3個月的乳粉則不許進口。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表示,雖然採取了有效的“批批檢驗”方式,我國的監管模式仍然過度地依靠了檢測的方式,而不是國際通行的過程監管,建議政府部門對企業每個生產環節實行過程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今後的兩年內(“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將不再批準新建嬰幼兒乳粉企業。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說,此外,對于2011年以來新建和改擴建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項目,工信部還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進行清理審核,淘汰不達標的企業,進一步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產業政策與生產許可條件。(記者 潘潔)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