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景區漲價亂象用聽證會規範“藥不對症”

2013-04-25 10:46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湖南鳳凰古城“圍城收費”引發的爭議尚未止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日前又傳出旅遊法草案修訂的消息。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增加控制景區門票上漲的程式,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應當嚴格控制門票和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上漲,擬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論證漲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旅遊法草案將修訂焦點對準景區門票,敏銳地捕捉到了公眾的利益關切;嚴格規範價格調整程式,強調景區門票價格不能説漲就漲,也顯示了相關職能部門整頓旅遊亂象的決心。只不過,試圖用門票漲價聽證的方式遏制旅遊亂象,明顯有點“藥不對症”。

  全國各地“圈景收費”現象頻出,景區門票價格逐年升高,病根在於,景區運營公司和地方政府結成了利益聯盟,意欲聯手從旅遊經濟的盛宴中分一杯羹。正因如此,細究各景區漲價始末不難發現,幾乎每次漲價都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我們總能在漲價背後看到地方政府試圖坐享門票紅利的小算盤。

  有地方政府站臺和背書,漲價的“程式”一般都不是難題。以媒體報道的鳳凰古城收費事件為例,享有運營權的古城公司原本不同意“148元門票”方案,但當地政府為漲價遊説了8個月。地方政府不僅從《風景名勝區條例》中找到漲價的法理依據,還順利弄到了湖南省物價局的批文,掃清了漲價的“程式”障礙。

  有地方政府的同盟關係,漲價的“規範”問題也不難解決。旅遊法草案修訂,似乎將聽證會當作規範旅遊亂象的尚方寶劍,仿佛只要舉辦幾場聽證會,景區門票價格便會控制得住。可是,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是,以往諸多涉及民生的調價聽證會,在實際操作中都異化為了走過場的“聽漲會”,民意很難獲得實質性尊重。

  除了上述分析,用聽證會規範景區門票價格上漲的思路不靠譜,還有一個特殊原因——景區門票調價聽證的參與者主要是當地人,而承擔景區漲價結果的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人,這其中存在話語權錯位的現象。由此導致的後果是,地方政府和景區運營公司逐利“師出有名”,而外地遊客只能被動接受門票上漲的事實。

  既然用聽證會規範景區漲價亂象“藥不對症”,那麼,什麼才是治本良方?

  整頓旅遊亂象,需要物價、工商等部門對具體問題各個擊破,但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地方政府要認清自身的職能定位。正本清源,地方政府的責任是加強景區保護、文物保護,規範景區管理、提升服務品質,而不是想方設法從旅遊經濟中撈取私利。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説,“要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明確地方政府的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旅遊亂象才有可能管得住、管得好。  湯嘉琛(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