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禽類産品價跌滯銷 養殖戶何時告別“屢賭屢輸”

2013-04-11 14: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家禽成批被撲殺,消費者“禽”食難安,禽類産品價跌滯銷……H7N9禽流感,讓養殖戶叫苦連連。

  “死豬漂江”陰影未散,“禽去籠空”愁雲又罩,近年來養殖業屢受突發事件襲擊,而每一次遭受重創,往往都引發“價賤傷農-虧損不養-價格暴漲”的連鎖反應。面對禽流感疫情,不僅要紮緊防控“籬笆墻”,也要織好民生“保護網”。

  交易銳減價格跳水 養殖業“雪上加霜”

  忍痛斬殺、交易銳減、價格跳水……禽流感疫情面前,養殖業遭遇“冰點”。

  “價格大跌卻少人問津,一些市場禽類交易量銳減七成。”江蘇南通市蘇鵬禽業負責人徐勇説,“雞蛋每天損失兩萬多塊,出欄的雞也沒人願意收購,這樣下去一個月損失就得超過一百萬。”

  上海旺園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印權説,暫停活禽交易後,活宰這一塊基本“斷流”。合作社原來每天上市兩三千隻雞,現在一下子減少了一半,一些以家禽為主的餐飲企業消費量銳減八成。

  作為全球養殖和消費大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禽肉和禽蛋産量分別為1823萬噸和2861萬噸。

  “本地滯銷,而一些運輸和航空公司又暫停活禽運輸,企業不得已就地銷毀,雛雞燒的燒、埋的埋。”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秘書長宮桂芬説,疫情對養殖業造成的損失慘重。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初步估算,這次疫情發生至今全國家禽行業損失接近百億元,波及企業和農戶4400余萬戶,僅雞苗損失每天就達兩三千萬元,活雞損失每天超億元。

  禽流感還波及到非疫區禽蛋市場,殃及了生豬交易量和價格,讓遭受“死豬漂江”事件陰影的養豬業再度受挫。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格已經連續七周走低。

  與天與疫與市場“賭” 養殖戶緣何“屢賭屢輸”

  “養殖就和賭博一樣。”一家養殖廠負責人説,一些有疫情的家禽如果遭到撲殺,政府會給予一定補貼;可量價齊跌的虧損,養殖戶只能自己咬牙扛著。

  宮桂芬説,傳染途徑尚不明確,目前也沒有聽説養殖環節大規模染病,可“禽流感”這個名字已嚴重衝擊消費信心。

  “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説,沒有門檻、規範不夠、過度競爭、疫情侵擾,讓養殖業成為高風險行業。

  “辛苦一年,大部分利潤都被中間商賺了。”一家規模養殖場負責人坦言,在強勢的加工商和流通商面前,養殖戶規模小,缺乏定價話語權。一有波動,受影響又最大,遇到疫情甚至“血本無歸”。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盛逖説,市場低迷養殖業者因虧損就可能減少養殖量或退出,需求回升時出現供求缺口導致價格大幅上漲,這幾乎已經成了養殖業每一次遭創後的規律性演變。

  記者調查發現,此次禽流感疫情發生後,部分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減弱,或又將引發“價賤傷農-虧損不養-供給短缺-價格暴漲-價高傷民”的連鎖反應。

  保護養殖業“生産力” 防止價格“大反彈”

  面對頻發的突發事件,養殖戶抗風險能力非常脆弱。因此,不僅要紮緊防控“籬笆墻”,也要織好民生“保護網”。

  根據國家相關補助政策,對於撲殺的禽類,上海將以不低於市場價50%的標準合理補貼,南京也正在制定補貼標準。針對禽類産品整體消費下降的情況,上海還在研究扶持政策,對家禽及種禽等養殖環節按不低於生産成本、屠宰加工環節按不低於盈虧平衡點的標準進行專項補貼。

  但對於非疫區而言,尚無明確補償標準,農業保險在疫情中也沒有體現應有效用。

  盛逖説,為避免未來供給短缺禽類價格出現大反彈,應逐級建立重大疫情的撲殺補貼機制和對因銷售減少、價格跳水造成損失的養殖戶合理補償制度,在關鍵時刻保護好生産力,並建立禽肉儲備制度。

  同時,保險公司應擴展農業保險的範圍,政府通過稅費優惠、補貼等方式,降低參保成本,提高積極性。在歐洲,保險賠款佔災害損失的比例超過兩成,而在我國這一比例不足5%。

  “這些投入從長遠看並不吃虧。”盛逖認為,從長遠看,穩定了禽蛋市場售價,還會減少政府因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補貼支出。

  宮桂芬説,還應加大對規模化養殖企業的扶持,逐步縮減散養數量,對現有散養戶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確保産品品質,避免傷及無辜。(記者周琳、劉元旭、李榮、朱旭東)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